第六章 求婚(第4/7页)

“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永远不要低估铁族。”织田严肃地说,“不管是作为个体,还是群体,人类都远远不是铁族的对手。数据虽然枯燥,却最能说明事实。”

接下去,织田列举了一系列的数据来证明铁族在性能上的优越性:“思维速度是人的20倍,感官识别速度是人的15倍,行动速度是人的15倍,力量、协调性与敏捷度是人的15倍,整个铁族社会的运作效率是人类社会的100倍……”

“像你这么说,如果发生碳铁之战,人类必败无疑?”萧菁习惯性地唱反调。

“未必。”织田看着萧菁,说,“只要我们把自己改造得比铁族还要强。跟我来,给你们看织田财团的最新武器。”

在路上,织田就兴奋地介绍起来:

“早在21世纪初,军事科学家们就发现,武器装备的性能越来越好,人反而成了武器装备中最脆弱的部分。随便举个例子吧,对于战斗机来说,要想获得更好的机动性,必须提高加速度。当时人类制造的战斗机中,最大过载9个g,已经是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

“还得是经过长期特殊训练的飞行员,还有抗荷服的帮助。普通人的话,早就承受不住了,大脑和内脏会受到严重的伤害,昏厥甚至死亡。计算表明,在14个g的横向加速度下,人体内部的器官会脱落,碎裂,搅拌成一盘沙拉。”织田舰长做了一个搅拌的手势。

“本来,随着发动机的进步,战斗机的各个方面都能够进一步提升,但人体自身的脆弱,却制约了战斗机的发展。相比之下,无人机和导弹就不存在这个限制,空对空导弹的最大过载现在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00个g。该怎么办呢?”织田问道,继而自己回答,“唯一的办法,就是对人体进行全方面的更新、改造和升级。”

以前根本就不允许讨论这事。身体神圣,在很多地方都是不容侵犯的。更何况还有科技伦理管理局在一旁虎视眈眈。但现在,碳铁关系的进一步紧张,使大家对于身体改造都变得宽容了。在不少地方,对人体的机械化改造讨论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正如大家所知,织田财团是靠研发生物机械起家,在人机联合技术方面——就像刚才的实时虚拟指挥系统——当之无愧地居于世界第一位。”织田打开一扇门,指引大家走进一间面积颇大的研究室。十多名研究员(从衣着和标志看,不是军方的,而是织田财团的)或埋头计算,或轻声讨论,或在大型显示器上写写画画。看见织田进来,纷纷点头示意,然后继续干活儿。只有一个人迎了上来。

“中村,进展如何?”

“98%。”

“能按时完成吗?”

“请将军放心。”

“我带几位朋友参观一下。”

“好的。”

估计是中村的植入系统发出了命令,研究所一侧的墙壁忽然变得透明。外侧是一间工棚,靠墙矗立着两个大型机器人,几个研究员正在附近做测试。

“这是大型作战机器人吗?”萧菁记不得名字的一个作战参谋问。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人型机甲?”佩恩中校问。

“是的,人型机甲。”能吓住参观者,织田敏宪似乎非常高兴,“高7米,重4200千克,内部代号为银武士。这是两架原型机,银武士1号和2号。”

“不是说人型机甲有许多缺点,根本不能用于实战吗?”萧菁问。

“我亲爱的萧菁小姐,你说得没错。”织田说,“人型机甲个子高,行动慢,结构复杂,在战场上根本就是个活靶子,其作战效能远远比不上飞行坦克。正如一些反对者所说,人体并非为战斗而演化出来的,并不是上战场的最佳形态,将机器设计成人形,或者幻想着驾驶大型机甲作战,不过是人类自恋的一种具体表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