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登陆纪念日(第4/8页)

“事实上,当初登陆火星之后,就使用哪种火星历,星座历还是节气历,出现了极大的争议。争议的背后,其实是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角力。显然,星座历代表西方,节气历代表东方。最后星座历胜出,因为十二星座的传播更为广泛,接受度更高。

“星座历与节气历之争,不过是东西方文明相互竞争的一个缩影。按照汪麟东的说法,这种不流血的竞争,最终会塑造出一个人类的大同社会。”

当时卢文钊听得哑口无言,没有想到一个火星历,背后有那么多的故事。他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啊。

“按照火星历计算,今天是火星历63年天秤月18日,十个火星年之前,萤火7号首次登陆,换算成地球历正好是2048年11月1日。”恩诺斯接着直播,“刚才只是热身,下面进入正题:登陆火星十周年纪念日庆祝活动。”接下去,他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个人,让他们说说感受。各式各样的回答,有的简短,有的废话连篇:“高兴极了,激动得要死,见证火星的伟大时刻!我们也是创造者!地球你好!哪有那么多高深的理由?我们就需要一个节日乐和乐和,吃吃喝喝,玩玩闹闹……”

为什么在节目里恩诺斯不讲火星历是怎么来的呢?也不讲星座历与节气历的竞争呢?卢文钊在直播画面和眼前人群之间来回切换,不知不觉中,发现恩诺斯已经走近了:“下面将由第一视角新近派驻火星的记者卢文钊继续今天的直播。”

画面切换到卢文钊这里。他微微抿了抿嘴唇,说道:“大家好,我是卢文钊,很高兴能为大家报道人类登陆火星十周年的庆祝活动。不过,在那之前,我有一个秘密要告诉给大家。在人类的历史书上,清楚明白地写着:萤火7号载人宇宙飞船于北京时间2059年3月1日15点43分成功降落在火星科普瑞茨三角区。指令长杨益伟首先离开飞船,成为第一个登陆火星的地球人。接着是工程师兼医师斯韦特兰娜·萨维茨卡娅,行星地质学家兼摄影师艾伦·谢泼德是第三个,最后是古生物学家兼驾驶员简·弗朗考斯·卡瓦略。看那里,就是他们四个。”

镜头对准了火星四杰的雕像。

卢文钊继续说:“然而,这并非事实。至少,不是事实的全部,里面包含了太多的谎言。”

03.

“你们看那边,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正在进行。”卢文钊说。

三束激光在半空中交织着,借助裸眼3D技术,为观众描画出当年萤火7号登陆火星时的场景。如果在场观众的植入系统启动了现实增强功能,身临其境的感觉会强烈千百倍,简直就跟亲眼一睹当年萤火7号登陆的盛况没什么两样。

画面中,杨益伟身穿厚厚的航天服,笨拙地移出萤火7号着陆舱。有几秒钟,他摇晃得特别厉害,就像马上要摔倒一样。幸好他终于稳住了身形。在他身后,工程师兼医师萨维茨卡娅准备离开着陆舱——那着陆舱比卢文钊想象的要小,比轿车大不了多少。

一阵剧烈的信号干扰之后,杨益伟开口说话了,说出了那句日后享誉世界的名言:“火星,我们终于来了。”

这话简单质朴到极点,其中却饱含着人类发现火星以来的诸多历史:无数的传说,无数的天文学家夜以继日的观测,无数人的猜想和争议,无数人的科幻小说和科幻影视,无数人的登陆方案,无数人的梦想,无数人的努力,无数的青春、汗水和生命……历史学家这样分析道。他们还郑重其事地说,登陆火星,人类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事实并非如此。”卢文钊说,“真相是——”他把镜头对准了街边那群钢铁狼人,“在人类到达火星之前,地球历2049年,铁族已经在火星上安营扎寨;在人类飞往火星的过程中,铁族提供了全部的技术支持;当人类航天员走下萤火7号的时候,铁族已经在那儿欢迎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