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羌寨(第2/4页)

司空炬继续查访当年接触过该案件的相关人士,但就像有人在跟他开玩笑似的,本案法医和交通警察都早已离职了,而且没有人知道踪迹。关于那个交警,他的前同事倒说了一句:“这家伙发财了,前几年中了彩票,到甘肃那边做生意去了。”

眼看线索要中断了,颜安格说:“算了,不查了。我回去过我的日子,你继续搞你的研究吧。”

“不,我们到案发当地去。”司空炬道,“说不定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你开玩笑吧?蜀都到理县,近两百千米,我们沿路找?”

“不用。曹国英出事的地点是在理县桃坪乡,她去那里干什么?可以推想,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旅游。理县有什么著名的景点?毕棚沟和桃坪羌寨。以她这样一个并不时尚的女性,独自一人跑到毕棚沟滑雪,概率不大,而桃坪羌寨就在桃坪乡,我们应该去看一看。”司空炬道,“弟弟的自闭,困扰了你那么久,你难道不想知道是为了什么吗?”

沉默了好一阵子,颜安格说:“好吧,最后一次,不管有没有结果。”

目的地到了。

桃坪羌寨不大。它前临杂谷脑河,背倚大宝雪山,就在河与山之间,这块高原地带难得一见的狭长平地上,几十座灰黑色的碉楼像利剑一般,直刺天空。说是平地,也只是相对于它背后的高山而已,整座寨子其实是顺着山势向上延伸的。

司空炬和颜安格停了车,找到了入口。

五月的阳光正好,透过树影和高大碉楼的空隙洒在狭窄的巷道里,产生了一种迷离的光影效果,难免让人生出恍若隔世之感。除了自己,在整个古堡里,司空炬和颜安格没见到一个人。连接碉楼的平房和围墙上,大门紧锁。

“你说这里面住的人都到哪儿去了呢?”颜安格抚摸着堆砌成碉楼的黑色片石,问道。

“天气这么好,或许都下地种青稞,或者放牛放羊去了吧。”司空炬道,“以前读古诗,读到王维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就有些不解,乡村里怎么会有巷子呢?虽然诗里写的是汉人住的地方,但到了羌寨,我就明白了。”

“乡村里怎么会没有巷子呢,不就是城市的简易版吗?房子之间的空地就是街巷啊?”

“在我们老家农村,这一家跟下一家相距几百米哩。哦……我明白了……”司空炬恍然大悟,“这里可供修房子的平地很少,人们要靠水而居,又要抵御外敌,所以要住在一起吧。”

说话之间,只见前方十数米前的弯道处,拐出来一个穿着青色长袍、黑色裤子,梳着发髻的女性。

“快,手机给我。”司空炬对颜安格道。

“干吗?”

“把曹国英照片调出来。”司空炬不顾颜安格的白眼,接过手机,大步走到那位羌族女人面前,问道,“大姐,请问你见过照片上这人吗?右边那个,女的。”手机屏幕上,正是颜安格第一次到桑中平家里时,见过的桑中平夫妻与弟弟的那张合照。

“没有。”羌族女人摇摇头,有些疑惑地问道,“为什么要找她啊?她不在了吗?”

“是的,她几年前到这里来旅游过,后来就不见了。”司空炬道,“你再想想……对,就是这里地震前一两个月。”

“真没见到过。”女人又想了想,抬起头打量了一下司空炬,“她是你姐姐吗?”

司空炬一愣,笑了,随即指着颜安格说:“是她姐姐,也算是我姐姐吧。”颜安格又是一个白眼。

“姐姐不见了,那可得好好找找。”女人道,“我这会儿有点急事要到县城,你们先到我家里坐一坐,晚上我回来了,带你们到余德前家里问一问。”

“余德前是谁啊?”颜安格问道。

“哦。他是我们村长,以前世世代代都是这里的土司,他见识广,办法多,家里来来往往的人也很多。到他家里去,说不定就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