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康普隆(第4/11页)

裴洛拉特说:“我希望能够确定葛兰正忙着驾驶太空艇穿越超空间,有好一阵子无法离开驾驶舱。”

“你想度蜜月吗?”

“是的。”

“那么拿一张纸来,写上‘蜜月小屋’,然后贴在门外。如果他硬要进来,就是他自己的问题。”

裴洛拉特依言照做。在他们接下来的云雨之欢中,远星号终于进行了跃迁。裴洛拉特与宝绮思都未曾察觉,即使两人特别留意,也不可能会有任何感觉。

10

其实,裴洛拉特遇见崔维兹,以及离开端点星,进行生平首度的星际之旅,只不过是几个月前的事情。在此之前,他的大半生完全在端点星上度过,前后已超过半个世纪(根据银河标准时间)。

在他心目中,自己在这几个月间已成了太空老兵。他曾经从外太空看过三颗行星:端点星、赛协尔以及盖娅。如今,他又从显像屏幕上看到另外一颗,不过这回是借着电脑控制的望远装置,而这颗行星就是康普隆。

然而,这是他第四度感到莫名的失望。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始终认为从太空俯瞰一个适宜住人的世界,应该可以看到镶在海洋中的大陆轮廓,而若是一个干燥的世界,也该看得到镶在陆地中的众多湖泊。

可是他从来没有看到过。

倘若一个世界适宜住人,就该同时拥有大气层与水圈;既然又有空气又有水分,表面一定会有云气;而只要有云,外表看起来便相当朦胧。这次也不例外,裴洛拉特发现底下又是无数白色漩涡,偶尔还能瞥见一些苍蓝或锈褐色的斑点。

他闷闷不乐地想到,如果某颗距离遥远的行星,比方说位于三十万公里之外,它的影像投射到屏幕后,是否有人能分辨出它是哪个世界?谁又能分辨两团涡状云的异同?

宝绮思以关怀的眼神望着裴洛拉特。“怎么啦,裴?你似乎不大高兴。”

“我发现所有的行星从太空看来都差不多。”

崔维兹说:“那又怎样,詹诺夫?假如你在端点星的海洋中航行,那么出现在地平线的每道海岸线,也都是大同小异。除非你知道要找的是什么——一座特别的山峰,或是一个形状特殊的离岛。”

“我想这话没错,”裴洛拉特说,但他显然并不满意,“可是在一大片移动的云朵中,你又想找些什么呢?即使你试着去找,在你确定之前,可能已经进入行星的暗面了。”

“再看仔细点,詹诺夫。假如你好好观察云朵的形态,将会发现它们都趋向同一个模式,那就是以某一点为中心,环绕着行星打转,而那个中心差不多就是南极或北极。”

“是哪一极呢?”宝绮思显得很感兴趣。

“相对于我们而言,这颗行星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根据定义,我们俯瞰的这端是南极。由于这个中心和昼夜界线,也就是行星的阴影线,距离大约十五度,而行星自转轴和公转轴的夹角是二十一度,所以现在的季节应该是仲春或仲夏,至于何者正确,要看南极目前正在远离还是接近昼夜界线。电脑可以计算出这颗行星的轨道,如果我问它,就能立刻得到答案。这个世界的首府在赤道北边,因此那里的季节是仲秋或仲冬。”

裴洛拉特皱起眉头。“这些你全都能看出来?”他望着云层,仿佛认为它现在会(或者应该)开口跟他说话,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还不只这些呢,”崔维兹说,“如果你仔细观察两极地区,将会发现那里的云层没有裂缝,这点跟其他地区很不一样。事实上裂缝还是有的,不过裂缝下面都是冰层,所以你看到的是白茫茫一片。”

“啊,”裴洛拉特说,“我想两极的确应该有这种现象。”

“任何适宜住人的行星当然都有。至于毫无生机的行星,上面也许根本没有空气或水分,或者,有可能具有某些征状,显示其上的云气并非‘水云’,或是冰层并非‘水冰’。这颗行星完全没有那些征状,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眼前的确是水云和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