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关键因素(第2/3页)

可是接下来的情形却有些出乎大家的意料,EM原型机似乎遭到了强势的狙击,虽然也在努力靠近,但是更多的精力却不得不用来闪躲远程攻击。

面对这一结果,海盗机师们非常忐忑,始终没办法借着哈格的出场而重振士气发起反攻。商队机师们则稍微松了口气,趁机继续压制海盗机动战士,让双方始终保持在一个远程对射的距离上,避免进入近身格斗。

论远程火力,海盗们虽然人数多,但是一开始就被“风暴”3号机偷袭干掉了一部分,现在剩余的数量反而不如商队这边。总算是仗着机动战士的总数多于对方,才在远程对射中处于均势。

于是归根结底,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就落在了EM原型机头上。只是这个关键因素现在并不好受。

两秒钟一轮的射击,距离由最初的三千多公里一直拉近到一千公里,哈格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脉冲激励也因此连续用掉了三次。

此时已经过去了整整12秒,哈格也将迎来“风暴”3号机的第7次高斯炮攻击。此时EM原型机的脉冲激励次数已经耗尽,哈格就算后悔想要调头逃跑也无济于事,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向前,通过拉近距离来增大对方的瞄准难度。

在每两秒一轮的攻击间隔里,哈格脑海里闪过无数的念头,不停地在思考这位看不见的对手的来历。作为私掠海盗,这支舰队基本上都是与新欧盟单线联络,不像流亡海盗有庞大且错综复杂的地下网络,所以哈格的消息来源比较闭塞。

舰队上一次离港时,GMP人的事情还未传开,而“暴风号”也还没对新欧盟占领区进行军事访问。在掌握的情报中缺少了这两块重要的拼图时,哪怕分析能力强大如周武或者佛尔斯,也注定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哈格虽然不止一次想到对方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那位“风暴”,因为那是唯一一位在传言中能够隐身战斗的机动战士。他甚至还原出了“风暴”之所以会为这支UAC商队出头的原因,就是想要帮助“暴风号”混进新美洲星系。

但哈格最终还是否决了自己的这种猜测,因为不管从战略层面去考虑,还是从“风暴”以往的经历和风格旗去看这个问题,这位超级王牌都没有理由去新美洲星系。

新美洲星系作为UAC的大后方,虽然是重要的经济中心,但是“风暴”以一己之力去搞破坏,能取得的成果非常有限。如果是为了帮助新亚洲共和国,他应该留在新亚洲星系,趁着刚刚击沉“新亚洲号”造成的轰动效应继续扩大战果。

如果是为了对付当年引发“风暴门”事件的那个神秘组织NO,那么“风暴”应该继续在新亚洲或者新非洲两个战乱星系活动,而不是去新美洲星系这样一个NO掀不起风浪的地方。

是的,随着“风暴”名声响彻人类世界,不管新亚洲政府如何遮遮掩掩,风宇的过往还是被无数的“风暴”粉及军事观察员、研究员挖掘出来,自然包含当年的“风暴门”事件。由此NO也第一次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神秘组织,只有各国军政高层还在掩耳盗铃地装作没这回事。

随着NO渐渐受风宇的“牵连”浮出水面,Awa-ker也在背后出了不少力,把这个组织的一些黑历史发布出来,希望引起民众的警惕,并引发强大的民间舆论力量,由下而上对各国政府形成压力。

哈格说起来也是个视“风暴”为偶像的机师,虽然被称为“生存流王牌”,但他本质上偏向于意识流,只是受限于个人天分而无法迈入王牌机师层次。所以他对“风暴”的风格也是非常清楚的,知道这位超级王牌不会对无辜的民用设施和飞船出手,除非对方是NO的直属势力。

所以他更加认为“风暴”没理由去新美洲星系,所以也没理由在这里对这支私掠海盗动手。新亚洲星系里还有那么多海盗横行肆虐,也不见“风暴”有时间去对付,哪有闲情逸致为UAC商队打抱不平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