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雷音!(第2/3页)

如果说翠湖是初春踏青的最好去处,那么,这里则是市民们金秋时节游玩的好地方。

凤头山一共有主侧峰三座,不管是主峰还是侧峰,其上长满了高大笔直的银杏树,待到金秋时节,无数金黄色的树叶落下,将三座山峰点缀成为金黄色,犹如三座金山,名为洗马河的一条小河在三山山脚来回绕转半圈之后向东而去,最终注入翠湖之中,可谓是黄金成衣,玉带环腰,一股极度富丽华贵但且不艳俗的视觉冲击力扑面而来。

说实话,那种感觉很难用语言描述出来。

将汽车停在山脚的露天停车场,卫小北便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山路朝主峰山顶快步奔跑而上。

卫小北出来得的确有些早了,到了这里也就五点过几分,即便是最早起的老头老太也没有出现在山上。

这个时候虽说已经不见金秋时节的遍山金黄之色,但清风袭过,依稀落下的金色树叶依然让人心旷神怡,在不知不觉之间沉醉在这难得的美景之中。

凤头山的主峰海拔为818.712米,从山脚平地到山顶的高度则在三百七十米左右。

在翠湖市四周县市范围内,这凤头山也算得上是独一无二的高山了。

当然,如果将范围扩宽的话,凤头山自然是没法排上号的。

登上山顶,出现在卫小北面前的则是一排木质走廊,走廊末端则是一座悬于山崖之外的华丽楼阁平台,其上雕刻着各种凤凰的精美图像以及凤凰的故事。

这座华丽楼阁平台乃是千年之前唐朝翠湖知府聚当地富商所造,名为凤凰台。

站在凤凰台上,左右可观侧峰,向下可看河流,风景无限。

唐代大诗人青莲居士游历至此,与友人聚于这凤凰台上饮酒作诗,留下千古绝唱《登凤头凤凰台》。

登凤头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卫小北倒是学过这首诗,据说这首诗讲述了大诗人仕途不顺的惆怅,可在卫小北看来,这首诗惆怅是一点,但更多的却是豪迈。

目光略过凤凰台,卫小北也不是来凤凰台吟诗作对的,转身便朝着左面的广场走去。

实际上在三年前,左面的空地还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树林草地,不过现在嘛,为了给市民们提供晨练的场地,这片空地便被硬化了,铺上了水泥,由翠绿变成灰白,反倒让这秀美的山顶好似多出了一片伤疤。

当然,这是园林管理部门的职责,与卫小北无关。

看了看天色,远方地平线上一条犹如烟雾的白光,空气清新无比。

卫小北深深吸了一口气,来到空地站定,身形微微向下一沉,脚下的水泥地随即隐隐发出轻微的破碎声,摆出了一个虎豹雷音桩的起手式。

双眼微微闭上,丹田之中的气息沿着经脉缓缓转动,不断加速,流经五脏六腑,而卫小北的身形也开始缓慢的移动了起来,时而如同猛虎下山,时而如同为豹子上树,身形不断变化,体内的五脏六腑在气息的冲刷下,缓缓震动,微微的刺痛感觉随之产生。

卫小北知道,这是五脏六腑在经脉气息冲刷之下所造成的轻微伤势,而这种伤势会让五脏六腑不断重新愈合,从而变得更加强悍。

这便是化劲以上高手淬炼五脏六腑的重要方式之一。

当然,与其它练功手段一样,这种虎豹雷音桩也是需要时间的。

普通人初练此功,每周只能练习一次,否则受损的五脏六腑不易恢复,反倒会造成内痨。

而在小成之后,每三日练习一次,想要每日练习一次,就须得大成阶段了。

对于绝大多数的化劲高手而言,想要将这虎豹雷音桩练习到大成境界,恐怕知道需要十五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