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图穷匕见(第2/2页)

这边马上有依附于魏士良的文官出来为陈玉辩解,那边再出来一位针锋相对,朝堂上顿时变为乱糟糟一团;可是这次世家和寒门一系的文官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似乎有些差,杨介夫和贾澄两员大佬刚一发话就被人用去年的好水川大败堵了回去,剩下的都是些威望不足的小官,在勋贵和魏士良的同党面前很快处于下风。

勋贵们被文官压了数十年,眼见着马上有翻身的机会,岂能不使出压箱底的功夫和文官们争辩,而这些文官在去年的好水川一战后,在战事上的发言权被剥夺了很大一部分,只能以心忧陛下安全为借口勉力支撑。

“好了,有我大魏三十万禁军精锐护卫,朕岂会出什么问题?”眼见时机已到,李圭站出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太祖和太宗当年能不避刀剑,亲冒矢石,与敌征战,朕也是李家的子孙,岂能让先人专美于前?”

“去年好水川一战后,诸军士气低迷,正是需要朕御驾亲征鼓舞士气的时候。”李圭的目光从群臣身上扫过,那些当初竭力为韦竦和姜琦摇旗呐喊的大臣纷纷低下了脑地,见此李圭的信心愈发的高涨起来,“朕意已决,一月后领兵亲征,诸大臣不得再行劝谏。”

此言一出,群臣莫敢分辨,而勋贵一系的武将们喜形于色,纷纷称赞陛下圣明,此去必可一战击溃唐括部,将奴酋阿鲁布擒拿到御前。

回到宫中,李圭向太后通报了此事,如今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太后也不好反驳,只是叮嘱了一番李圭要他保重龙体,就回宫歇息去了。

京中立刻开始为李圭的御驾亲征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堆积如山的粮草器械流水一般送到军营之中,而李悠也接到了最新的命令,他和他的振威营被皇帝亲口选为中军护卫,负责和大内侍卫一起拱卫皇帝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