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膨胀的欲望侵犯财产犯罪(第4/10页)

【犯罪心理分析】

事实上,类似于第一起案件的银行抢劫案的数量,在所有类型的抢劫案中所占的比重很低。就拿美国来说,银行抢劫案的数量仅占全部抢劫案件的2.4%;与之相对的是破案率却非常高,比如2001年美国抢劫案的破案率为25%,可银行抢劫案的破案率却高达60%。所以,很少有人会选择抢劫银行之类的金融机构,因为目标实在是太大了。而上面两起案件中的嫌疑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金融机构,大概是对自己的伪装过于自信的缘故。抛开风险因素不谈,抢劫金融机构的回报确实是最大的,如果只是闯入一家便利店、打劫一个行人或者其他小型商店,根本不可能会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现金放在那里让劫匪尽情地拿。

FBI暴力犯罪部门搜集的资料显示,银行抢劫案大多发生在星期五。因为一般来说,美国发薪水的日子就在星期五的上午,因此那一天银行里会准备大量的现金,案例中康拉德·兹德兹拉克所选的日子恰好就是星期五。还有一点,银行抢劫案的犯人以新手居多,一大帮训练有素的退役特种兵或雇佣兵,举着微冲抢银行的剧情只出现在小说或者美国大片当中。康拉德·兹德兹拉克显然就是一个新手,虽然他的伪装使其顺利逃脱了追捕,但从他处理车辆和装钱袋子的方法就可以看出,他在这方面毫无经验。他有过前科,从法律角度来说,也应该属于抢劫惯犯了。

FBI犯罪行为分析专家在研究案例时发现了一个问题:一些“资深”的抢劫犯甚至会总结出一整套成功抢劫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被抢劫者的控制。“你必须让他们害怕,但不是惊慌,因为一旦变成了惊慌,他们的行为就会不受控制。”这是一个没有被起诉的抢劫犯说过的话。因此,一部分抢劫犯甚至会享受这种控制别人的感觉,因此罪犯们之所以会选择抢劫还有一个潜在的诱因,那就是控制欲。

而对于那些惯犯来说,抢劫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看中了随手就抢”变成一种常态。在美国,抢劫犯们更愿意“黑吃黑”,他们会选择毒贩或者准备购买毒品的人,这些人身上往往带着大量现金,并且通常会因为自己本身就在做违法的事情而放弃报警。不过,直接抢劫毒贩的风险更大,这些人可能会带着枪支等武器并拼命地反抗,同时还可能会得罪其身后某个强大的犯罪集团。

罗伯特·麦克唐纳:陨落的政坛新星

贪污腐败大概是全世界所有政府都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一旦有贪腐案件出现就会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力,而一个不被信任的政府显然会遇到更多麻烦。也正基于此,对于FBI来说,贪腐案和危害国家安全类案件一样,始终是需要高度重视和优先解决的。

在美国政坛中,因贪污腐败而被判刑入狱的州长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本节要讲到的弗吉尼亚州前州长罗伯特·麦克唐纳;于2002年因贪污锒铛入狱的路易安那州前州长埃德温·爱德华兹,其已在2013年刑满获释;还有2012年因卖官被判贪污罪获刑14年的伊利诺伊州前州长布拉哥维奇,时至今日,其仍在科罗拉多州的低戒备联邦修正机构中服刑。同时,美国政坛的贪腐案件多体现为同属公务员序列的“夫妻档腐败”,也可以称之为“家庭式腐败”。

美国弗吉尼亚州前州长罗伯特·麦克唐纳曾是美国政坛里的一颗新星。众所周知,2012年的美国总统竞选人是美国前总统贝克拉·奥巴马和米特·罗姆尼两个人。而罗伯特·麦克唐纳则一度被认为是米特·罗姆尼的竞选对手;甚至在奥巴马当选之后,其依旧被视为2016年总统竞选的热门候选人之一。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前途无量的政治明星,却在2015年因受贿罪被判处两年监禁,刑期虽然不长,可政治前途显然已经毁于一旦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称职的“父母官”,在其执政弗吉尼亚期间,曾让该州的失业率从7.4%降至5.2%,选民支持率也曾一度高达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