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历史(第2/4页)

他曾一度让同伴冒险者厌烦,并多次被抛弃。

然而亚历山德拉·劳勒从未因此放弃他对空间基础理论更加深入与彻底的研究,他坚信只要这世界还有法则,只要掌握这些法则,那么他就会拥有最强大的力量。

但事实是他错了。

他只是研究出了初步理论,别说未能把理论付诸实践,就是系统构造学本身都未发展完善,他就在一次兽潮攻击中死去。

然而就是他的系统构造学理论在后来无意中为另一名冒险者获得,这个人就是精神湮灭六芒星阵的发起者江鸿源。

江鸿源是当时梦想空间中少有的炼金术大师。

虽然说炼金术知识其实都是伪知识,但是这些伪知识与一般意义的伪知识不同。

它并不是完全的虚假。

确切的说,炼金术的知识本身就是根据空间规则发展起来的。它就像科幻小说,有理论,有结果,只是不考虑实际操作上的诸般问题。

就像相对论告诉你,时间可以被弯曲,人可以回到过去,但这不代表通过这理论你就能完成实践。但是有了炼金术,则可以跳过实际问题。

但是在这个空间里,江鸿源把自己拥有的知识与亚历山德拉·劳勒的系统构造学结合起来以后,却发现,原来彼此之间有着许多的共通之处。

亚历山德拉·劳勒的系统构造学在于发现,江鸿源的炼金术则在于实现。

当两者结合时,许多问题会自然而然的迎刃而解。

于是他接替了亚历山德拉的研究,开始了真正的真实炼金术的创造。

与亚历山德拉不同,江鸿源在空间本身就是相当强势的人物,因此在那之后不久,江鸿源拉拢了一批有着同样丰富的知识与经验的冒险者与他合作,对系统构造学进行进一步的升华。

努力之外,有时还需要一些机遇。

江鸿源所处的时代,正是梦想空间第三纪时期。

这个时候,主宰已经意识到,仅仅依靠神秘性无法完成对人类的控制,所以继第二纪的血腥纹章之后,主宰在第三纪推出了通天塔,允诺只要冒险者完成所有任务,就可以回归,同时也接受了冒险者自我改善生活条件,创造一个荒野城市的要求。

这就是灰烬之都的由来。

当然,那个时候它不叫灰烬之都,而叫希望之城,因为通天塔就是他们回家的希望。

在起初,通天塔的存在的确缓解了冒险者的反抗情绪,因为他们的战斗不再是毫无意义的战斗至死,而是有了回家的可能。

但是随着一场场战事下来,随着从来没人能够完成通天塔任务,冒险者们渐渐明白,这个所谓的希望之塔,不过是海市蜃楼般的空幻泡影,是主宰欺骗大家的手段。

他们再次愤怒了。

那个时候江鸿源对真实炼金术的研究与发展也已到了一个顶峰阶段,但是受制于一些瓶颈,他依然无法完成最后的突破。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

他联合一些冒险者,开始对希望之城进行全面动工,以“扩大人类聚居地,加强防卫安全,争取更多人的生存”为理由,对希望之城进行大规模的动工改造。

对于这一个做法,主宰当初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江鸿源竟然会借着扩建希望之城的机会,同时干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就是他借着破土动工扩建城市的机会,趁机接近通天塔。

通天塔是由主宰借助系统对空间能量的操纵制造出来的,它本身就是空间规则最大成的体现。江鸿源借助系统构造学,通过对通天塔的研究,竟然一举解开了诸多当初想不通的问题,完成了一次系统构造学上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