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 4(第3/8页)

田所博士一吐为快后,立刻起身,走出了房间。

“还是那个老样子。”有个学者嘟囔道,“总是说些云遮雾罩的话,把水搅浑……”

“过耳之言,不必在意。”山城教授笑着说,“他说的也不无道理,那是个非常大的话题,不是今明两天就解决得了的问题。而且,即使说近期内会发生天地变异也不为过。说它不会发生,也有道理。怎么说都可以。”

“有哪一位同他认识的?”防灾中心所长咬牙切齿地问,“真是个恶名不改的家伙!”

“不能这么说吧,大家都是初次见面嘛。”总务长官说,“他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好像很有名气呢。”

“诸位有谁知道他在替美国做什么吗?”大泉教授问,“他接受美国海军的委托,在搞平顶海礁哪。喏,就是海底火山的一种。他替美国,对太平洋海底的平顶海礁进行大规模调查。据说,美国海军好像打算把平顶海礁作为核潜艇的海底基地,并在那儿建立浮标。”

正在这时,屋门一响,田所博士去而复返。大泉教授脸色突变,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喉咙似的。

“钢笔忘拿了……”田所博士自言自语地从桌上抓过他那支粗笨的“勃朗峰”牌钢笔,径直朝外走去。

“田所先生……”首相突然招呼道,“刚才,你说执政的人要有充分的决断准备,什么程度才叫充分呢?”

“刚才不是说过了吗?现在还不能肯定……”田所博士耸了耸肩,“不过,最好把日本可能要遭遇灭顶之灾也估计在内。日本完全消失也说不定啊……”

这时,屋里发出了吃吃的笑声。田所博士稍显尴尬,怏怏地走出了房间。

会议结束后,人们散去。首相府的一名秘书,从大厦的地下停车场将自己的车开到外苑[13]附近停了下来,用车载电话拨了个远郊号码,接电话的是个老人。

“会已经开完了……”秘书说,“仍然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我把发言的主要内容大致汇报一下。”

随后,秘书读起了会议记录。

“只有一个叫田所的学者的发言有点意思。他对日本下沉问题夸夸其谈……啊?叫田所雄介。是的。您对他好像挺熟,啊?”秘书略显惊诧,“知道了,如果您现在方便的话,我马上就过来。”

秘书挂上电话,舒了口气,然后朝遮雨板上的时钟瞥了一眼,是十点三刻。

“担心的事?”秘书在黑暗的车里喃喃自语,“是什么呢?”

他发动了汽车,一边踩下油门,一边又拨了个电话。

“是我。我要到茅崎去一趟,很晚才能回家,你先睡吧。”

然后,他开动了车子。代代木附近的林木和国立体育场的楼房,黑糊糊地蹲在没有星斗、炎热的东京夜空下。一对对恋人躲在黑暗的角落里,紧紧地拥抱着。几辆敞着车门胡乱停放着的汽车,放射着朦胧的白光。秘书扭亮了车灯,一边照着勾肩搭背、沿路边散步的情侣,一边踩着油门踏板。

那次会议以后,又过去了几天……

东京依然笼罩在日均气温三十五摄氏度以上的火炉里,异常闷热。人们晒得油黑乌亮的面孔上,浮现出疲惫不堪的神色,到处人头攒动。今年,由于湘南海岸发生地震,伊豆又出现火山喷发,于是避暑和洗海水浴的人们,多半都选择了比千叶更远的关西、九州、东北以及北海道,因此,这些线路的火车、公路和飞机空前爆满。天城山在大量溢流熔岩后,仍在继续喷烟,但总算暂告一个段落,而浅间山却还在断断续续地反复发生小规模的喷发。地震此起彼伏,一天之内常有五六起相当大的有感地震。老式的房屋墙壁裂缝、倾斜,以及屋檐瓦片滑落的事故有增无减,都道府县各级政府虽都对老朽危险的建筑物进行了一次调查,但紧急的全国性“抗震防火十年计划”,才刚刚进入建设省内部的讨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