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遗诏(第4/5页)

这时,众人都已经表态了,沉默了一下,府兵翊麾校尉崔星成跪了上前,说着:“末将听王爷号令。”

大楚立制,王府不但有着一千府兵,而且还节制着三府的兵,实际上就有一卫兵,5000人左右。

这王府翊麾校尉,虽然级别不高,但是比其他三府高上半级,关键时可节制,正因为如此,所以王府翊麾校尉受到了朝廷监督,实行双重领导,也就是名义上属于藩王,但是实际上由朝廷派的人来担任主将,不过,王爷有什么命令,只要不违制,也是执行的。

在正常情况下,王爷除了自己府内几百甲兵外,是动不了这一卫兵的,但是假如皇帝驾崩,又有出兵的遗诏,这就难说了。

因此在此之际,翊麾校尉崔星的表态相当重要。

凉王有这五千兵,才能号召起兵,统治郡县,没有这五千兵,根本无法作为。

现在这个态度一表,凉王顿时大喜,说着:“如此甚好,等天一亮,孤就下令旨,奉诏起兵勤王!”

“是,王上千岁千岁千千岁!”在场的人,都跪了下来,连不太同意的知府杨负业,也不得不跪下应令。

永安十四年初,不知从何而来的皇帝遗诏传缴天下,言高明统弑君,号召天下宗室起兵扫贼。

这一旨一传播,高明统措手不及,根本来不及封锁,其后

罗德府凉王起兵

七井府信王起兵

万塘州安王起兵

上关州东楼郡王起兵

凤陵府潭王起兵

剑南城南王起兵

西度城平王起兵

元高府东海郡王起兵

成都城齐王起兵

长沙郡常王起兵

建始郡赵王起兵

河间城楚王起兵

总共十二王起兵,附庸的郡县数以百计,而其他宗室,也随之起兵,顿时,天下大乱,至于圣旨的真实性,竟然没有一家会去过问,似乎它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

永安十四年四月,各地王爷起兵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天下,这时,天下郡县都或多或少的响应,而到了安昌一省,却是静悄悄的。

这日,虽是四月,院中的树木已经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不过,风吹过,还是有些寒意,见得了沈轩进来,正在庭院中的方信眉毛微微扬起,说着:“事情已经办完了?”

“回主上,散檄文于天下,已经完成了。”

“有无人跟踪上来?”

“主上,高相之心,天下无不对此怨声载道,因此这圣旨一发,不需要下官多动手,就自动轰传天下,因此就算有些痕迹,也被转抄而冲淡,下官在以后,就根本没有作什么,直是坐看了。”沈轩说着。

方信点了点头,心中一动,说着:“天下苦高久矣,疑其心久矣,而宗室又各出私心,因此这圣旨之事,就再无人阻挡,谁也没有质疑,或者说,质疑的声音,根本听不入那些亲王和大臣的耳朵中。”

“就是如此,下官也是如此想着,这是主上的大运而致啊!”

“不是我的大运,实是天机。”方信感慨地说着,就此一谋一檄,现在大楚的残余龙气,已经分成十数股,又彼此消耗,天下崩解,国运瞬间就终,这就是国士的风采了。

突然之间,他想起了三国时的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被称为毒士,鬼才,善用计谋,就是一计一谋乱天下的人,大汉之乱,和他脱不了关系,却也是难得善终,最后官封太尉、魏寿亭侯,享年七十七岁的传奇人物。

“离召开大议,还得半个时辰,沈先生,坐下喝茶吧!”方信淡然地说着,到了现在,他应该对着下面的人表态了,毕竟以前可以装不知道,现在却不能装糊涂了,对天下大事总有一个说法才行。

不过,方信已经打定了主意,静观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