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节 完美对接(第2/3页)

在空天港的泊位上,自动伸出了一只长达约三十余米的机械臂,正在小心翼翼地抓向运载舱。

空天港内、运载舱内和指挥中心内都是鸦雀无声,只能听到轻微的呼吸声,在这种时候,谁都不敢大意。

“已关闭引擎,运载舱准备完毕!距离10米,相对速度7921.674,速度差为0,正弦13.3度……”

孟艺南开始最终报数,双方的速度已经无限趋于一致,运载舱已经进入了最后一步操作,剩下的就看王学平了。

“张开磁力场,开始捕获!”

也同样演练过上百遍的王学平精准而稳定地控制着机械臂张开三根四节爪子抓向运载舱,位于爪心的特殊装置正在释放出磁引力场,一点点校准着角度。

“捕获完毕!完成硬连接!”

王学平话音未落,整个空天港和运载舱几乎微不可察的一震,泊位上的机械臂已经稳稳地将运载舱抓进了爪心,再也无法挣脱。

这还仅仅是小型运载舱,若是大型的太空梭,可能需要更多的机械臂进行协助捕获。

“不周山”空天港的一些角落里亮起了幽幽蓝光,闪动了一下,又重新熄灭。

“‘不周山’平衡系统开始补偿协调,协调完毕。”

在空天港的姿态控制舱内,传来其他航天员的声音,尽管完成了捕获,但是空天港依然承受了极小的动能。

如果不进行精确协调补偿,日积越累之下,会使“不周山”渐渐离开原来的位置和速度,甚至有可能会坠向大气层。

这次极短暂的调整,也顺便将机械臂上的运载舱也包含了进去。

“开始进行对接!松开机械臂。”

此刻完全是王学军的主场,控制着机械臂将运载舱的舱门对准了空天港的泊位舱门。

机械臂轻轻一动,三支分120度布局的四节肢爪子极其轻盈地放开了运载舱。

空天港的初始运作还依赖着大量的人工操作,这将能够给中国航天部门提供大量的实际参考数据,以便于未来的自动化升级。

双方的对接位都亮起了灯光,运载舱的姿态变化完全在泊位舱门的控制之下,无形的磁力束正在缓缓调整着双方的距离和入埠位置。

啪,一声轻响!

“第一步,锁止埠完成锁定,第二步,校正锁完成,第三步,插入数据连线,完成系统对接,第四步,开始气密封锁,第五步,安全校验,第六步,调整舱压……气密性稳定,允许进入。”

一直经过了至少二十四个步骤,运载舱与空天港这才正式完成了对接。

从脱离运载火箭的导流罩后,运载舱启动的一直是磁等离子体引擎,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常规的火箭推进引擎,开始载人发射后,前几批发射的载人运载舱都拥有固态火箭引擎和磁等离子体引擎,如果不出意外,这些运载舱一旦与空天港完成对接,就再也不会返回地球,它们将做为空天港的逃生舱,一直固定在这些泊位上。

一旦若是发生意外,这些运载舱将会成为空天港航天员们的逃生返回舱。

虽然每次发射,运载舱里只有四名航天员,实际上这些作为应急逃生用的运载舱设计额定人物为12人,可以携带12名航天员安全突破大气层返回地球。

“老大,我成功了!哈哈!”

孟艺南冲着运载舱里的摄像头,打了个V字手势,率先抓着舱臂飘进了对接通道,一直顺利的进入了“不周山”空天港。

此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指挥中心大厅内爆发出一片热烈的鼓掌声和欢呼声。

每一次成功发射都是一次挑战,也都是对发射中心业务素质的肯定。

一次性成功完成对接,这个成绩完全值得中国航天人们的骄傲,这将意味着更多的航天员可以顺利进驻空天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