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节 雷声大,雨点小(第2/3页)

曾经在赞比亚,林默就用过喷尾涡流战术,相当具有杀伤力。

总而言之,参加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的飞行表演队,并不是每一支都能掌握魔鬼编队的。

对于主持人的疑惑,专业嘉宾马丹·德波利尼亚克对比做出了解释:“哦,还有一架是在展区内,不过我非常期待啊,今天我们带来了五台最先进的摄像机,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捕捉,我想要是能够做成光盘,一定能够大卖。”

镜头一转,跳到了长焦对准展区内苏霍伊展览区内,果然那里停着一架编号为07号的苏-27,正是那天做出神奇机动的战斗机。

作为特邀的嘉宾,果然是有两把刷子,滔滔不绝的五六分钟解说,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听得是如痴如醉,把极其专业难懂的术语解释的通俗易懂,虽然偶有失手,却也不失为一个相当专业的嘉宾人士。

“……看,是水平8字,他们分离了,两组分左右,他们要做什么呢?哇!三机超低空对冲,很有难度,甚至不亚于魔鬼编队,若是稍有不慎就是迎头相撞的下场,比昨天F-22‘猛禽’还要惨。”

专业的点评之余,马丹·德波利尼亚克浑然不知自己的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无意之言让多少日本人对他咬牙切齿。

从跑道上空两个方面对飞的三架苏-27各自调整好了角度,双方的距离急剧拉近,然后在轰然一声中险险的机腹相对着交错而过,双机最小距离甚至不超过两米。

“噢!精彩!太棒了。”主持人也是看得激动地不能自制。

越是高难度的特技飞行表演真是能够博得人们的眼球,对于电视台来说,这意味着收视率,而收视率意味着广告收入。

“是的,太精彩了,让我们看‘格里高里’飞行中队最后的压轴戏……呃!”

嘉宾马丹·德波利尼亚克忽然闭上了嘴,他们却看到苏霍伊的“格里高里”飞行中队完成两组三机对冲飞行后,盘旋了一阵,分成三组,以双机编队着陆了。

在“格里高里”飞行队升空的时候,许多人眼神有意无意地不时瞄向依旧立在前几天航模爱好者表演立在那里的八根柱子,等着俄罗斯人再来一次精彩的,神奇的绕柱飞行。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俄罗斯飞行员被克扣工资罢工了吗?

战斗机低空对冲表演若是放在以前,那几乎是非常惊心动魄的飞行表演,可是前天的超低空超短距摇摆绕柱飞行的惊艳表演一下子拉高了观众们的胃口,按照好东西总是放在最后的常识,他们认为今天“格里高里”飞行中队应该有更为出色的表现才对。

可是正在他们千呼万唤的期待中,人家返航了,这算什么事儿?

都快高潮的时候,就差最后那么临门一脚,突然拔JJ走人,这种从高空中坠落下来的巨大落差感,让所有人都受不了。

观众席上一片哗然,而相比之下,苏霍伊公司的展览区却是一片面如土色,这个情况早有预料,这下子惨了,若是没有当初“七号”那么一下,今天的表演也算是异常精彩。

可是这却是哑巴吃黄莲,真得是有苦说不出,难道实话实说,那是中国人干的,那美国人怎么看?欧洲人怎么看?难道中国人又跟俄罗斯人好到穿同一条裤裆了吗?连当前的国际环境都要受到影响。

“啊!这是怎么回事……”主持人吉尔·勒布雷显得非常意外,他和嘉宾马丹·德波利尼亚克可以说是在解说过程中为苏霍伊大费口舌贴了不少金,本以为是锦上添花,却没想到热脸贴上了冷屁股,把个法国卫视四台给吊在半空中不尴不尬的。

苦也!

“也许他们的飞机,或者是那名神奇飞行员出了什么问题吧。”马丹·德波利尼亚克见机反应极快,连忙替苏霍伊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