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日 战后(第3/4页)

“越狱?”

韩方笑了笑,“你看,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被束缚在只有二十个小时的时间里,如同一个时间的监狱。当然,这个监狱凭借人类的力量是无法打破的。我们再也不会有冬天,春天,夏天,也看不到下雪和桃花盛开,在北京甚至再也没有雨天,有的地方却是永远在下雨……

“但同时,我们还被束缚在另一个监狱里——空间的监狱。很显然,人类所能到达的范围只能是从自己的原点——也就是6点47分所在的位置点——出发,在二十个小时之内所能到达的地方。这个地方理论上可以很大,但其实是小得可怜的。

“首先,民航早就不存在了,没人会为了你而开飞机,高铁、地铁和一般火车也如此。汽车倒是随便你开,路边停着的没人的车多得是,但是路况永远不会很好。大战后的秩序只是自发形成的,和公元纪没法比,还受到客观条件的束缚,在北京这样一个复杂至极的交通系统里,你不可能期待有人会维持交通秩序,堵车撞车都是很常见的事,再加上司机中为数不多的无忆者和心灵死亡者,很容易造成连锁交通事故。所以在任何时候,你都不能指望开着车能顺当开出哪怕几公里,比较靠谱的,大概只有脚和自行车。

“每次从燕大出来,即使花一整天的时间,我们只能把北京市区转一圈,最多到达某些郊区比如大兴、昌平、房山什么的,但却几乎无法到达另一个城市,哪怕是天津或者保定,上海、广州之类就更别指望了。你知道我是四川人,但是我永远无法回家了,再也见不到我爸妈;不过这也好,马小军家倒是在北京,但之前不知出了什么事,他和家里关系很紧张……谢东他女朋友在天津,你知道他们从高中过来的,感情有多深,但也基本无法见面,经常他们约好了在廊坊见,最后却谁也赶不到那里。有一次谢东好不容易到了廊坊,都看到他女朋友了,俩人激动地向对方跑过去,就在还差两三米的时候大跳转开始了,俩人一刹那被拽回到原点,后来实在太辛苦,也就散了,各自逍遥……

“不过我们在大城市还好,毕竟这个城市有上千万人,几百平方公里,有足够的空间和事物可以探索。你可以想象那些小地方是什么样子的。比如那些只有几千人的小镇,半天就可以逛完,周围也都是些荒芜的乡野,永远被困在这样的地方是多么痛苦啊!再比如有些大山里的穷山村,没有汽车,不通电话,花二十个小时都不一定能走出去。虚空纪以来,那些山村就成了不可见的黑箱,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对外界一无所知。他们也永远无法离开那个村子,我们几乎永远不知道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最初,比起许多其他更恶劣的事态,这种无形的囚禁还不是什么主要问题。但自世界大战结束,随着局势的稳定,对周围环境也渐渐熟悉到厌倦,越狱就成了人的主要追求之一。由此开始了所谓越狱时代,其实也就是人们想方设法开发出更多方式,尽量摆脱特定时空的束缚。

“网络和电话在此极端重要,因为它们本身是靠机器自动运行的,跳转后至少很长一段时间内不需要人的专门维护也能运转,所以成为人们了解外界的关键,报纸和电视新闻当然都完蛋了……刚才我说的关于外界的一些情况,都是从网上传来的。如果在没有网络的时代进入虚空纪,就没法得到任何信息了。像推特、脸书、微博之类的网络工具,就成为人们发布和获取信息的第一手渠道。天涯论坛、百度贴吧、58同城之类的网站也很重要,不仅能了解外部,而且还能知道很多有用的本地信息,你可以知道在附近的某个角落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到手’的,比如天外天有一批刚做好的烤鸭,燕园派出所的什么地方有一批枪,在本市的各大明星的确切‘原点’……还有许多资料信息如地图等也可以从网络查询。当然一个大问题是,不可能储存信息,过了二十个小时一切又从头来过,一切都得靠大脑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