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一夜鱼龙舞》78(第2/4页)

三皇子一身藏青色锦衣,身上没有佩戴任何代表身份的配饰。他的船只从湖上走了一次,经过湖心岛也没有靠岸,路过水榭歌台也没有留恋,毫无感情地在湖上飘了一圈,便找个无人的地方悄悄靠岸了。

回到岸上,三皇子难掩郁色,管家亦不敢做声。

每年正月十九,三皇子都会亲自来金鳞池一趟。池边歌舞纷呈,各家乐坊拿出绝学来招揽客人,也有达官贵人的女眷或是租赁或是调出自家画舫来游湖踏春,是除却元夕最热闹的一天。

唯一的例外是两年前。那一年二月,太子大婚,举京都同庆,三皇子破天荒地没有来金鳞池,而是把自己锁在房内。三日后,他推开门,手里捧着一副画卷,叫管家送去辅国公府,说是给太子妃的添妆。

三皇子生母是有名的才女,丹青十分出色,那画上是画的两朵国色天香的牡丹,雍容华贵,尽显天家贵气,作为太子妃大婚贺礼倒也正合适。

只是却难免叫人想起,当初让太子妃从众贵女中脱颖而出的双面绣屏,似乎也是这样两朵牡丹……这着实叫人容易想起些“旧事”。

据说三皇子少年时曾在辅国公府上暂住过一段,和太子妃自幼相识,是不同于他人的情谊,更鲜少有人知道,国公夫人早年乱点鸳鸯谱,也曾差点为这二人议亲,后被国公爷挡了,才没了后话。

“当初天下未定,三皇子最后一个来到京都,又赶上陛下出征,宫中实在人无人照拂,才将殿下托付到咱们府上暂居;若是他二人定亲,叫人如何看待国公府的女孩儿?在闺中便勾搭皇子吗?你又叫我如何再朝中立足?”

国公爷发了大脾气,“此事你想都不要想,我活着一天,就绝无可能!”

事虽然被辅国公拦下,但也到底在市井流出些闲言闲语,叫太子妃的两个姐姐在嫁人的事上很是受了番磋磨,三皇子也因此好一阵不得陛下赏识。

太子妃当时待字闺中,倒似乎是真不知此事。其实即便三皇子在府中时,两人也只是远远打过照面,要说多深的情谊,是谈不上的,女儿家却因为这些流言蜚语被耽搁了婚事。

事情的转机在两年后,彼时风波淡去,太后寿辰,太子妃一副双面牡丹刺绣入了太后的法眼,又因其模样家世无不是一等一,辅国公一门忠义,长子又刚刚立了功勋。

太子妃出在他家,门第上也是合适,又不会太过,遂由太后与皇上商议,就此订下婚事。

犹记得当年太子大婚,何等盛景,国公府眼看着要出一位未来皇后,门槛都被踩破。谁又想到才只不过两年的时间,太子便出了事,太子妃虽说还是太子妃,身份却大不相同了,据说连娘家也不怎么与她往来。

虽说皇上目前尚未立储,但这“先”太子妃的身份不上不下的,也是尴尬。太子薨后,太子妃依然住在东宫,只是深居简出,鲜少露面。加上圣上身体有恙,宫中一切形式从简,一晃一年过去,太子妃竟是有些日子没有出面,仿佛宫中一夕之间没了这个人。

三皇子今年从金鳞池扫兴而归,整个人恍恍惚惚。

有些人,有些事,错过就是一辈子的事,这页若是翻不过去,很难再往前走。对于这位主子的心思,管家心里明镜,却不敢多劝。

从金鳞池回来,主仆几人上了马车,低调的打道回府。路过北街却听到些渺渺琴音。

今日城中的乐师应当都去了金鳞池才对,难得还有人雅兴,在这醉月楼弹琴。

“停车。”三皇子吩咐道,“去问问是什么人?”

小厮跑了一趟,半盏茶的工夫便回来了,“公子,是醉月楼的白乐师。”

三皇子一怔:是他?

“走,我们去会上一会。”

乐师端坐于楼上,他今日没有背月琴,而是弹了楼里准备的一把七弦琴。街上几乎无人,偶尔有马车驶过,是携家出城踏青之人,也不曾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