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秋宴(第3/4页)

不过既已猜出盛煜的身份,皇帝如此行径也在情理之中。

待得秋宴之日,便抱了阿姮入宫。

算起来,魏鸾已有许久没去北苑了。出阁之前,北苑几乎是她跟周骊音最爱去的玩耍之地,每月里能跑三四回,后来嫁进曲园后,每回入宫都是以盛少夫人的身份,便甚少再踏足。事实上,自打去岁从东宫被盛煜救回后,她也一年没入宫了。

而今再踏宫门,感受多少是新奇而轻松的。

至少,无需再朝章氏姑侄行礼。

魏鸾脚步轻快,高堆的云髻间装点了精致花钿,簪了盛煜送她的那支极华贵的凤衔珠钗,耳畔垂着红玉磨成的耳坠,黛眉杏目下,双唇点得娇艳。国丧将尽,穿戴上已无太多忌讳,名贵锦缎裁剪得合身,环佩压住玉白的襦裙,上面拿金线绣了菊花暗纹,秋阳下华彩摇漾。

许久未赴宴席,甫一露面,仍明艳照人。

宫里不像在外随意,她既带了染冬随行伺候,又有奶娘抱着小阿姮,卢珣便不好进去,只在宫门外候着。同样受邀的魏夫人与伯母敬国公夫人结伴而来,瞧见魏鸾身旁的襁褓,忍不住过来,先逗弄小外孙女。

而后相伴入宫,途中尽是熟人。

虽说章氏与太子齐齐获罪,镇国公府和定国公府都已倾塌,魏家却在前年的阴霾后拨云见日,仍岿然而立。甚至在不久前,永穆帝因颇赏识魏峤的学识,还给他升了官职,虽说不及先前在兵部的品级,但敬国公府门楣不倒,女眷便仍尊荣。

到得北苑设宴的永宁楼,淑妃亦含笑招呼。

永宁楼建在高台上,周遭视野开阔,可俯瞰北苑大半的景致。今日既是赏秋之宴,且秋阳高照颇为和暖,淑妃便命人将周遭的槅板尽数拆去,摆上长案蒲团,坐在楼里时,四面阔朗,可将周遭景致尽收眼底。

魏鸾的位次在魏夫人下首。

论理,盛家并无半点爵位在身,魏鸾亦未册诰命,身份不及周遭侯府、伯府的夫人们。不过她毕竟出身优渥,且有公主伴读的身份在身,淑妃有意抬举照拂,将她安排在近处,旁人亦无异议。

盛家添丁后未能亲自去府中道贺的人,便借机道喜,逗逗孩子。

满楼秋光,言笑晏晏。

仍是贵重威仪的皇家宫殿,上首主位却悄然换了人。章氏被废于冷宫,后宫之事悉由淑妃打理,昔日原就跟淑妃亲近之人不免暗自得意,笑容最为畅快。曾围在章氏身旁的人如今抹把脸,恭维之词放在这位美艳淑婉的后妃身上,照样闻之悦耳。

而淑妃仍如从前温婉,即使独宠后宫,也半点不摆架子,待人接物与从前并无异处。

便连梁王妃沈嘉言都水涨船高。

明眼人谁都知道,章氏走到这地步,再无翻身的余地。

永穆帝膝下只剩梁王和卫王,输赢几乎无需猜测。

有淑妃在后宫深得圣心,两位相爷在朝堂助力,等章氏自取灭亡、永穆帝年事渐高时,东宫之位定会落到梁王手里。而这位以才情名闻京城,被沈相精心教导的梁王妃,定也能凭着祖父的助力,得无双荣宠。

——毕竟,梁王虽也纳了侧妃姬妾,夫妻的感情却很好,去年腊月还生了孩子。

这样的锦绣前程,谁不羡慕恭维?

锦绣绮罗往来,倒衬得旁边的周骊音颇为孤单。

从前被帝后和太子捧在掌心的小公主,如今虽不曾被母兄连累,也仍被永穆帝宠爱着,到底遭逢剧变,没了从前天真烂漫的笑容。进来后与周华音并排坐着,脸上笑意也极淡,似不欲应付这般场合。

只在魏鸾过去时,才握住她手笑意微浓。

魏鸾怕她触景伤怀,特地将襁褓里的小阿姮抱过去,逗周骊音开心。

这般人影往来,渐渐宾客聚齐。

满殿锦绣里,还添了个甚少露面的稀客——新安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