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杀机(第3/4页)

此时盛煜玄衫磊落,时虚白仙衣飘飘,竟也不觉得违和。

魏鸾诧然之余,也暗自松了口气。

在燕子岭的这几日,应是夫妻俩自枫阳谷回来后最松快的一段时日。等回到了曲园,盛煜便迅速忙碌了起来——中书那边有时相撑着,永穆帝将他推出去,不过是借机令群臣看到盛煜在朝政的能耐,并没指望他撑起门户,离开两月也无妨。玄镜司却是盛煜挑大梁的,这一趟离京日久,且在白兰传递消息不便,许多事便须提前安排。

每日里早出晚归,重新忙成了陀螺。

到得二月初,满京城草长莺飞之时,盛煜与永穆帝派出的使团一道,轻装简骑赶往白兰。在京城逗留许久的魏知非也在此时动身回朔州——他是盛煜藏在暗处的帮手,并不在使团之列,更不曾张扬,便连魏峤夫妇和魏鸾都不知他真实去处。

消息传出,旁人不以为意,倒是幼安郡主气闷了两日。

不过魏知非是军将,来去皆由郑王安排,她气也无用,觉得独自待在京城那座空荡的王府里着实无趣,只管带了随从,启程回朔州。

冬去春来,勃勃生机中,京城里暂且风平浪静。

魏鸾也重新过上了蛰居养胎的日子。

直到四月下旬。

……

自打去岁九月有了身孕,如今孩子已快八个月大了,渐渐将原本纤细的腰肢圆鼓鼓地撑起,春嬷嬷每晚伺候沐浴时,都小心翼翼的。而魏鸾即便有徐太医和仆妇们精心照料,身子也难免不舒服——身子笨重,行动坐卧不便倒也罢了,最头疼的是每晚睡眠。

那么大个孩子压着,想安稳睡整夜都是奢望。

半夜梦醒,想翻个身也不容易,只能让染冬她们轮流值夜,占着盛煜先前的位子,每晚照料。因怕孩子太大了难生,饮食上更得格外精心,便是饿了也得有意节制,又不能吃太少饿着孩子,当真是一饮一啄,自有太医来定,由不得魏鸾做主。

更别说入夏后时气渐热,却丝毫不能贪凉,想吃口酥酪都得看徐太医的眼色。

魏鸾简直欲哭无泪。

每回魏夫人过来,都得感叹半天当娘的不容易,便连周骊音都未能幸免。

饶是如此,还有人来添乱。

——魏清澜。

说起来这位堂姐也是个骚扰人不倦的奇才。先前试图挑拨夫妻俩,被魏鸾当场给了脸色,竟也丝毫不知收敛,照旧含沙射影。魏鸾瞧着伯父的面子,且盛煜将后来那些鬼话都当耳旁风,便也未计较。

原以为盛煜离京,她能消停些,谁知竟殷勤如旧。

每回探望,还会带些东西来,或是孕妇调养的上等药材,或是些小物件,不一而足。

且都打着魏峻夫妇的旗号。

魏鸾留了心眼,趁着行动轻便时,每次回府都要特地去趟伯母身边,将魏清澜送来的每样药材和物件都夸一夸,谢伯母好意。伯母甄氏只说是应该的,还能将东西的来历道明,说魏知非尚未婚娶,这算是二房的头一个血脉,即便姓盛,咱们魏家也该尽力养好。她管着府里的中馈脱不开身,让女儿跟着过去多陪陪,也是份心意。

很显然,魏清澜没说谎,东西确实是伯母的好意。

且甄氏丝毫不知女儿的“陪伴”颇遭厌弃。

魏鸾对此无语凝噎。

后来魏清澜登门的时候,便多以胎儿渐大行动不便、精神困倦为由,推拒不见。想必甄氏宽柔,不会计较。事实上,哪怕魏清澜对这般冷淡态度不满,回府跟父母亲告状,换来的也是魏峻夫妇的责备,嫌她太重自身,不懂体谅孕妇。

谁知即便如此,也还是有疏漏——

这日前晌,染冬如常打理药材,请徐太医挨个过目,到得其中一味鹿茸,忽然顿住了。这鹿茸也是魏清澜送来的,由甄氏托了人费不少功夫寻来极上等的成色,怕魏鸾产后血虚,特地早早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