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救命(第2/3页)

魏鸾遂将昨晚的事说与她听。

从盛老夫人呕血不止,到太医和蔡安的论断,盛家彻夜的查问,将经过简略禀明后,起身道:“不瞒淑妃娘娘,曲园里有不少人曾在玄镜司效力,昨晚由他们查问,甚是可信。且那毒物蹊跷,连玄镜司的高手都不曾见过,想必来路不凡。因怕有人栽赃陷害,今晨特地请教了梁王妃——”

她说着,瞥向旁边的沈嘉言。

那位在淑妃跟前当了这么久儿媳,早就磨得温顺乖巧,丝毫不敢提魏鸾今早不敬冒犯的态度,只颔首道:“此事确实非儿臣所为,昨日去盛家也是诚心道贺,并无别意。既然嫌疑落到了采春头上,我已命人禀明殿下,将采春送去盛府。”

淑妃似颇满意这行事,点了点头。

魏鸾续道:“娘娘恕罪,采春那边查问得如何,这会儿尚不知晓。只是家祖母性命危在旦夕,片刻都耽误不得,且那毒药连玄镜司都认不出来,绝非宫外能有的,极可能是有人栽赃离间。臣妇想着,娘娘久在宫闱,又心怀仁善,所以冒昧求见,是想请娘娘帮忙查问一番,若能寻得解药,救下家祖母性命,盛家阖府必定感激不尽!”

说着,又起身屈膝为礼。

淑妃伸手将她扶起,修长的黛眉微拧,叹息道:“盛老夫人与世无争,原该安享晚年,谁知竟遭人如此对待。既有这猜测,人命为重,我自会竭力打探。只不知除了呕血外,还有何病症?”

魏鸾遂将昨晚蔡安他们诊出的症候详细说清楚。

淑妃挨个记下,郑重道:“我这就命人去查,若能寻到解药,即刻送到府上。”

魏鸾闻言,欣然拜谢,而后辞别回府。

淑妃则当即派了心腹去查——玄镜司是永穆帝手中的利剑,手腕能耐皆不可小觑,若放任盛老夫人被害死,章氏与盛家早就结了深仇,不怕添这点。但若能救回老人家的性命,阖府感激的分量,比什么笼络手段都管用。

她甚至觉得,章氏这是在主动为她添柴。

宫里秘辛的事情就那么多,她这些年面对章太后姑侄的打压,能应对自如,查问这些事,自然不算太难。

……

当天傍晚时分,解药果真送到了盛府。

而采春那边经盛煜亲自酷刑审问,也将经过招了个干干净净——梁王府有宫里出来的老嬷嬷,虽说都是淑妃挑选的,但毕竟宫中人事混杂,时日久长,难保就有人被或明或暗的手段拉拢走,充当章氏在王府的眼线爪牙。

采春虽是沈嘉言陪嫁带过去的,却因被嬷嬷捉住把柄,越陷越深,以至今日。

她所招供的毒药气味形色,皆与淑妃查到的毫无二致。

魏鸾再无疑虑,忙将解药带往乐寿堂。

乐寿堂里气氛惨淡而紧张。

蔡安和张甫虽不知毒药药性,好在张甫医术精熟,蔡安常跟毒药打交道,两下协力,倒能开出个暂时吊命的方子。只是盛老夫人毕竟上了年纪,便是有最好的汤药吊着,也渐渐难以支撑,这会儿脸色苍白,气息都渐渐微弱。

盛闻天兄弟即便寄希望于淑妃的帮忙,却也知此事极难,淑妃都未必办得到。

眼瞧着老夫人要油尽灯枯,面色渐渐凄然。

直到听见魏鸾急匆匆的脚步声。

魏鸾进屋时,盛闻天几乎一眼就看到了她手里握着的小瓷瓶。这等时候,那瓷瓶里装的是何物,几乎不用猜想。巨大的欣喜漫上心头,向来沉稳的千牛卫将军,此刻却像是被细线悬着的木偶,目光骤紧,几乎是扑过来 ,“找到了?”

“这是解药!”魏鸾自淑妃派的宫人手里接了解药后,一路小跑过来,气喘吁吁的。

盛闻天接了,叫来蔡安和张甫,请他俩看过,忙给盛老夫人喂下去。

满屋子的人屏息沉默,目光都落在床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