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狂喜(第2/3页)

他匆匆朝魏鸾告辞,而后跑出府门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剩下魏鸾站在烈日暴晒的府门口,片刻后无奈地笑了笑,回北朱阁改扮换装,带上染冬、卢珣和几名暗中护卫的随从,自曲园的偏门出去,混入街市人流。

那对小情侣的事,她已无从插手。

魏鸾此刻心心念念的唯有盛煜。

……

数百里外的朗州,盛煜这两日潜身于客栈,昼伏夜出。

不久前,他与赵峻奉命来朗州,带领精锐挟持太子周令渊,虽情形凶险,事情办得还算顺利——玄镜司在各处皆有明处的哨站与藏在暗处的眼线,布置铺垫时人手足够。挟持之事由他和赵峻亲自带人出手,换了当地匪类的装束,并未露出真容。

而永穆帝对此事显然图谋已久,太子随行的护卫中竟也有人做内应。

在事发前,盛煜甚至不知永穆帝竟安插了这棋子。

如此里应外合,盛煜突袭率众突袭,周令渊身边的侍卫临阵叛变,如愿活捉了太子。

当天晚上,盛煜便将周令渊带到荒郊僻处,秘密关押,又按永穆帝的旨意,剪了太子衣裳头发送回京城。那位叛变的侍卫在事成时孤身远逃,再未露面。负责太子安危的东宫卫率则被玄镜司重伤,因事关重大,并不敢张扬,只命全城戒严,各处搜捕。

再后来,章太后命人来探消息,得知周令渊果真消失无踪。

使者大怒,险些当场斩杀那失职的卫率。

盛煜则按兵不动,销声匿迹。

章太后和镇国公斟酌时,周令渊就一直被关在地牢里。盛煜并未趁机报复,一日三餐丝毫不曾亏待,但阴森森的地牢里不见天日,周令渊孤身被困,不知外间风波,那数日之间如惊弓之鸟,自幼矜贵的天之骄子整整瘦了两圈。

直到镇国公入狱的消息传来,盛煜才命人将周令渊装入马车,留在朗州城外。

而后飞箭传书至衙署。

倒霉的朗州刺史正因太子失踪的事吓得寝食难安,听得这消息,匆忙去城外迎接太子。彼时盛煜早已逃遁无踪,连同羁押过周令渊的痕迹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对方想追捕,自是不可能的。

周令渊盛怒之下,当场以私通贼匪之罪,将那位刺史打入牢狱。

因当地原就有章氏势力,这事并不难办。

随后,周令渊又以剿匪之名,亲自调兵端了朗州所有的大小山寨,以泄心中愤怒。他自幼身份尊贵,除了偶尔被永穆帝斥责外,不曾受过半点欺辱。此次率众巡查,却被强行劫掠,简直是生平未遇的奇耻大辱,哪会真的相信是“山匪”所为?

可惜派人查了两圈,仍未能摸到半点线索。

很快,章太后的亲信再度来到朗州,将京城诸事禀明,也未隐瞒永穆帝的威胁。

周令渊亦终于明白,他是栽到了谁的手里。

由此推想,当日胆大包天的恶徒,除了玄镜司还能有谁?但他抓不到半点线索,且孤身在外,玄镜司又跟藏在暗夜里的恶鬼似的,行踪飘忽,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周令渊惦记着京城的事,没敢多逗留,迅速处置了身上差事,启程回京。

临行前,却将章太后派的人手尽数留在此处。

盛煜亦暂时留在朗州。

——此间事了,他肩上又接了新的担子。

章孝恭虽辞了庭州大都督的官职,人也进了牢狱,但庭州军中,却仍处处是他章氏养出来的亲信。那是拒敌于边的要塞,容不得半点疏忽,永穆帝想将兵权收回,必得将章氏养出的将士尽数剔除,或是调往别处,或是强行处置,必得肃清余毒,方可令军中无忧。

朝中已派了曾随先帝征战的老将出马,在明处收拢军将。

玄镜司则须在暗处帮衬,斩除心怀不轨之徒。

此外,永穆帝还藏了位名叫狄肃的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