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招鹤(第2/3页)

说罢,衣衫摆动,径直朝那仆妇走去。

魏鸾坐在原地,一时间竟不知他所谓长大,是说她年岁渐长后身姿渐丰,才发此感慨,还是说胸脯比先前更丰满,才有此评价——若是后者,足见盛煜睡觉时并不老实。不过成婚至今,魏鸾也算渐渐知道,盛煜那张端肃的外表下藏着多厚的脸皮。

都见怪不怪了。

魏鸾红着脸剜了他背影一眼。

……

仆妇急匆匆来禀报,是因赵峻求见。

赵峻这回去庭州,来回费了不少功夫,办的差事也令永穆帝颇为满意。他如今与虞渊并列玄镜司统领之职,因盛煜仍“重伤卧病”,两人各扛着半边天,亦常得永穆帝召见。今日他便是从宫里出来后,悄无声息地来了曲园,急着要见盛煜。

盛煜自不会耽搁,交代了魏鸾一声,匆匆离去。

南朱阁里,赵峻穿着玄镜司的黑底威冷的官服,整张脸都是紧绷着的。他原就生了张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脸,肃容沉眉之时,瞧着冷煞煞的。见了盛煜,忙拱手为礼,道:“统领的伤势可都痊愈了?”

“已无大碍。”盛煜进了书房,问道:“是皇上有旨?”

赵峻颔首道:“皇上方才召我入宫,吩咐了件要紧的事。”他说着,将一封贴身收藏蜜蜡封着的信呈给盛煜,“章绩回京后,虞副统领已安排人手暗里盯着,他去的地方、接触的人皆有记录,行迹可疑的也安排了人盯梢。皇上说,这封信里其余须紧盯的人。”

心里的纸笺上,列着长长的一串名字。

那是永穆帝的笔迹,盛煜自然认识。

上头所列的几乎都是朝臣武将,禁军和京畿守军的最多,合计有十来人。

盛煜的眉心微微跳了跳。

永穆帝叫他示敌以弱,便是要章氏趁着玄镜司刀锋受挫时铤而走险,露出破绽。而今看来,章太后果真是忍不住了——笼络京畿守军、钻营宫廷禁军,自是冲着兵变去的。这些人从前藏得深,是隐蔽处埋伏的毒箭,即便玄镜司紧盯着京城动静,亦未能查出底细。

如今倒是慢慢浮出水面了。

盛煜不用猜都知道永穆帝的意思。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京城是朝堂根基,容不得半点动荡,玄镜司自须顺蔓摸瓜,将潜藏的隐患都查出来,斩断章太后的刀锋爪牙。届时,即便周章翻脸,也不至于腹背受敌。

遂将名单收好,向赵峻道:“昨日我让人交代的事,都办妥了?”

“都理出来了。”

赵峻上前,就着盛煜递给他的纸笔,将玄镜司在京城里能调配的人数、京畿周边能调配的人数,外加各州能调回京城的人数,尽数列明白。他在玄镜司待了也有十多年,这其中许多拔尖之人的履历与能耐,都已烂熟于心。

遂将各自长处禀明,再与盛煜商议如何调派。

数年磨砺剑锋,如今战鼓击响,章太后调了外援入京城,暗流涌动之下,玄镜司原先在京城的那点人手已不足以确保无虞。好在许多都曾在京城历练,即便调回来,亦能迅速上手,混在京城茫茫百姓堆里,合力行事。

盛煜双眉紧锁,脸色肃极。

一个时辰后,人手分派已毕。

赵峻的脑子很好使,记住安排后,将两人勾画的纸笺尽数烧去。

盛煜亦稍作休息,靠在椅中喝茶。

待赵峻记完,抽查了几处确信没记错,才问起庭州的事——赵峻这次去庭州可谓火中取栗,凶险非常,缉拿镇国公交出的真凶之外,亦摸了摸玄镜司安插到庭州的人手状况和章家在当地的情形,收获不小。

只是曲园周遭布满眼睛,他回京后一直未能亲自来面禀。

直到今日,才徐徐说给盛煜听。

他是盛煜最器重的亲信,比起在京城打理内务的副统领虞渊,这些年天南海北的出生入死,论历练与本事,盛煜麾下无人能出其右。往后冲锋陷阵,自然也是得力干将。盛煜留他商议到傍晚时分,才算将诸事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