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默契(第3/4页)

时虚白停了笔,问道:“你可认得盛煜?”

“正是家兄。”盛明修答得自豪。

时虚白不由失笑。

原来是盛煜的弟弟,盛闻天的儿子,难怪有此矫健英气。算起来,这少年虽与魏鸾年龄相仿,却已是魏鸾的小叔子。

他不由站起身,抬手将那白鹤招至身旁,觉得这事儿有趣,瞧了眼盛明修,又看向周骊音,问道:“殿下想学画?”

周骊音其实想否认。

毕竟她对作画本身兴趣不浓,完全是因在弘文馆的集贤殿瞧见盛明修的画作,才以此为由头破冰而入。不过她记得盛明修素日言语之间对时虚白极为敬仰,曾提过想拜他为师,如今拉着她的大旗,大抵是怕贸然开口被拒绝,在谨慎试探。

周骊音遂颔首道:“对啊,听闻时画师极擅此道,想拜师学艺。”

“既是殿下想学,我自会倾囊相授。”时虚白笑了笑,倒是肯卖公主的面子,只事先声明道:“至于所谓师徒便免了吧,时某才学有限,不敢妄自尊大。”

周骊音莞尔,“顺道也收了他好不好?”

目光落处,果然盛明修站姿老实,满脸期待。

时虚白淡笑,“切磋无妨,师徒免了。”

这便是愿意指点的意思了,盛明修未料今日竟能撞到大运,当即行礼道谢。

两人在宅中盘桓,盛明修学画,周骊音时而凑过去瞧,时而逗弄白鹤,瞧着赏心悦目的少年郎和满目田园景致,心绪大好。至傍晚时分,两人骑马辞别,进了京城,盛明修送她至公主府外,才拨马而归。

盛明修心绪极好,算是近来最愉快的。

脚步轻快地回到住处,瞧着先前周骊音塞给他的试笔画作,心里毕竟纠结。想了想,既然盛闻天对两家旧仇守口如瓶,母亲又似对此毫不知情,不如去盛煜那里探探口风,没准儿能问出缘故。

……

此时的盛煜,正端坐在南朱阁的圈椅里。

他身上伤势尚未痊愈,原本应当卧床静养,只是困在屋中着实憋闷,加之今日虞渊让卢璘递信,说有要事禀报,遂让魏鸾扶着去了南朱阁——魏鸾留在正厅赏玩满架的石雕木雕,他则屈尊去了侧厅,听副统领虞渊禀事。

虞渊所说的是药金的事。

那晚魏鸾捡回金条后,盛煜便让卢璘拿出去,交由虞渊彻查,若果真是药金且与章家有关,知会他一声,而后奏禀永穆帝即可。

虞渊奉命找人辨别,果真是药金。

问过兵马司,得知那日街上闹哄哄的完事后,道士已被章家小管事带走。玄镜司眼线遂顺蔓摸瓜,趁着章家防备不算严密,将道士劫走,带进玄镜司一审,道士虽擅黄白术,却没吃过苦头,不消多用刑,便招了个干净。

原来他最初学黄白术,是为炼丹求药,两年前有人打听到他极擅此术,便将他强行带到了京城往北五百里处的一座山谷。里面荆棘密布,荒无人烟,悬崖深处却别有天地,可供他大量炼制药金。

药金多被运走,也有许多留在道士手里。

后来他渐渐厌烦,便卷着成堆的金条进京,打算豪赌一番后仍回去做闲云野鹤。

谁知失了手,落到这般境地。

至于那日维护他的章家小管事,道士其实并不认识。

不过炼药金的地方原本在陇州都督辖内,当时的都督是兴国公,那章家小管事虽在京城,却能仅凭道士的身份猜出那是药金,打点兵马司后将道士藏起来,这背后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言自明。

虞渊遂孤身入宫,将此事面奏给永穆帝。

“皇上说玄镜司树大招风,且统领被人刺成重伤,暂且不宜再碰此案。皇上会将此案交予刑部,由梁王亲自督办,咱们静候消息即可。”虞渊见盛煜皱了皱眉,又解释道:“皇上的意思是此案并不复杂,让梁王大张旗鼓的办,是想将他们架在火上烤,不急于求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