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难题(第3/3页)

倒是贵妇人嗔道:“大庭广众的,嚷嚷什么。”

话虽是责备,语气却颇宠溺,那少年郎听了也浑不在意。

魏鸾待她们走近,含笑施礼,“舅母好,表哥好。”

……

过来打招呼的这两位是魏鸾二舅舅的家眷。

魏鸾的外祖父是先帝亲封的定国公,膝下两个儿子。

嫡子章孝温与章皇后、魏夫人是同母所出,几年前国公爷溘然辞世,便是由他袭了爵位。如今他在北地领兵镇守,重权在握,魏知非先前就是在他麾下历练。章孝温膝下的两个儿子也颇成器,都能上阵杀敌,独当一面,就连女儿章玉映都养在军中。

二舅舅可就不同了。

他是庶出,出生时遭逢战事落了病根,身体一向孱弱,后来娶了这位风姿绰约的韩氏为妻,只在京城调养,甚少动弹。

夫妻俩膝下唯有独子,就是眼前的章经。

比起戍守边关的堂兄弟,章经自幼锦衣玉馔地养在京城,又被母亲溺爱,活生生养成了个纨绔惹祸精。举凡京城里斗鸡走马,喝酒取乐的地方,他都是常客,仗着章家的滔天权势,半点亏都不肯吃,时常闹出与人争妓之类的荒唐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年少狂妄,出自高门,更不知天高地厚。

因听长辈说玄镜司在查章家的案子,此刻碰见盛煜,他都没怎么正眼瞧。

倒是韩氏性子温婉,虽不喜盛煜的紧逼,碍着魏夫人的面子,仍客气招呼道:“盛大人。”

盛煜沉眉如旧,随手行个礼。

魏鸾猜得他应是不愿与章家纠葛太多,稍站了片刻,趁着魏夫人与韩氏寒暄稍顿的功夫,先行告辞。走出去两步,还听见章经在嘀咕,“神气什么呢。姑姑,你也真是好性子,要我说,就该再去求求皇上,给表妹另找个知书达理的夫家,何必委屈表妹看人眼色。”

这话说得轻狂,魏夫人自然没出声。

魏鸾知道他是说给谁听,偷瞧了眼旁边的盛煜,看到他腮帮轻动了动,像是在咬牙。

横行京城这几年,他大概头次被人当面说不够“知书达理”。

她没敢笑,老老实实地踩着矮凳进了马车。

谁知才刚坐稳,就见门扇被推开,盛煜放着那匹毛色油亮的坐骑不用,也躬身跟了进来。

车厢里多了个身高腿长的男人,霎时显得逼仄。

魏鸾忙往旁边挪了挪,给他让位置。

盛煜也不客气,将冬日挡风的门扇阖严实,长腿微屈,坐在她身边。

旁边的小竹罐里有果肉蜜饯,他随手拿过竹罐拈蜜饯来吃,见魏鸾眼巴巴瞧着,往她跟前伸了伸。那身绣着无章纹的官服衬得他威武严毅,修长的手惯于握刀,递零嘴蜜饯过来时竟让人有些不适应。

魏鸾取了两枚,慢慢嚼着。

她嫁给盛煜后每回出门都是独来独往,从未得夫君陪伴,所以刚才盛煜说是来接她回府时,魏鸾压根儿就不信,觉得那是他胡诌了糊弄母亲的。

谁知等了片刻,那位并未开口,只管散漫靠着厢壁,眼皮微阖。

魏鸾总算回过味来,“夫君当真是专门来接我回府的?”

声音柔软,分明藏了狐疑。

盛煜睁开了眼,因马车在急拐弯处晃了晃,他伸了只手臂撑着,不知不觉间便成了将魏鸾困在角落里的姿势。见怀里困着的人下意识缩了缩,他饶有兴致地勾起唇角,缓声道:“接自家少夫人回府,不可以吗?”

温热的气息扑在脸上,他凑得很近,眉目只隔尺许。

温柔调侃突如其来,魏鸾的心跳忽然漏了半拍。

这男人到底想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