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苦,只怕不能吃苦

《六度集经》卷三《理家本生》中载:从前有个年轻人继承了父亲留下来的大笔遗产,却不知如何管理。同时,生性好吃懒做的他又交了一帮坏朋友,因此,没多久便将家财挥霍得一干二净。

那年轻人的父亲生前有位好友,是当地有名望的富翁,也是人人敬仰的善人。他听说这个年轻人的困难后便主动教他如何管理财务,劝导他辛勤劳动积攒财富,还送给他一些金子作为创业的资本。

那年轻人表面上虽然答应着,却一点也没有入心。他虽然照富人教的办法在做买卖,却改不了吃喝嫖赌的恶习。结果,没多久,富人给他的钱又挥霍没了。

富人前前后后向年轻人提供了五次资助,可每次都被年轻人挥霍了。但富人仍然没有死心,一直在想办法开导、劝诫他。

有一天,富人看见一只刚死的老鼠横躺在粪堆上,便借机开导年轻人说:“哪怕这是一只死老鼠,你要是肯动脑筋也可以用它来立业。我再给你一千两金子,你这次一定要努力。”

当时,一个要饭的孩子在墙角处听到了富人的话受到了启发。于是便将那只死老鼠捡来,按照自己所知的各种方法,加上讨来的各种作料,做成了一道美味可口的菜,将之卖掉了。他用赚来的那一点钱,做起了卖菜的生意,开始本钱小,每次只进一点点,卖光了马上再去进货。就这样,一点点很快就赚到了一百多个钱。之后,在他的努力下,财富越积越多,昔日的小乞丐终于成了有钱人。

后来,乞丐感恩于富人的开导,便用金银为原料,制作了一份贵重的礼物送给富人,并向他讲述了前后经过。富人见他聪明勤劳,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富翁死后,这位乞丐出身的年轻人继承了富人的所有财产。而不断接受富人馈赠的年轻人,依然留恋于吃喝、挥霍,最终沦为了乞丐。

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不完全是平台和起点,而是个人的努力奋斗。那继承财产的年轻人,起点不可说不高,但最终只能做个沿街乞讨的乞丐。那乞丐出身极低,却凭借着努力成了富翁。老天给了他们不同的境遇,他们却靠自己的行为将之改变了。这不是讽刺,这是个体行为差异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人不怕苦,只怕不能吃苦。能吃苦的人,即使处境再过悲惨,一样有翻身的一天。那不能吃苦的,就算腰缠万贯,一样有挥霍殆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