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敏不如认真

有一个比丘想脱离尘世之苦,便一个人来到临近河边的僻静森林,静坐修行,希望能够早日得道。可是,这位比丘于僻静的林中过着安静的生活,但他的内心却不像外面看上去那样无欲无求。欲望会不时在他的心中蠢动着。比如他会经常幻想自己吃到好素食,喝到甘美的泉水,或身处于宜人景色中;也会因天气不好、饮食不佳而忧愁烦闷,从而怨天尤人。就这样,十二年过去了,这位心随境动的比丘依然没有在修为上有所精进。他自己心中也充满了疑惑。

一天,一位沙门来到了比丘所在的森林,与比丘一同修法。当晚,天空圆月高悬,一起修行的两人看见一只乌龟从河中爬到岸上来。而此时,一只狐狸从远处跑来,看见乌龟张口便要咬。这乌龟感觉到了危险,急急将四肢头尾缩进壳内。这下,无论狐狸用什么办法都无法吃到乌龟了,最终只能离去。狐狸走远后,乌龟悠悠然将头尾四肢伸出壳外,慢慢爬回洞中。

那后来的沙门说:“世间人还不如这乌龟。它知道危险来了便把头尾和四肢藏起来,可世人却恣情放纵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追逐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心念无主,因此人才会被业力牵引,做这种种恶业,使得烦恼魔、死魔、病魔有机可乘,就这样随着业力的牵引,在六道的轮转中,无有止境,受百千万种的苦难。真是可叹!”

随后,沙门又说了一首偈语:“藏六如龟,守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比丘听了偈语后,心有所悟,从此后断除了对世间色、声、香、味、触的种种贪求,专注修行,不久便证得阿罗汉果。

原来,这位沙门其实是佛陀。他知道这位比丘得度的因缘即将到来,因而化作沙门,前来开释他。

所谓禅定即心定,心定便是将精力用在了一处。打坐时只想禅便可以了,如果心里还盘算着其他,那便离禅远了。凝神于一处,从来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不过正因为这点不简单,才能给人带来更大的益处,能让人通过它实现自我。

那些成绩好的小孩,未必就是班上的最聪明者,但他一定是班上最认真听讲的人。不管干什么,既然做了,就要有个做的样子,要有一种认真的态度在。如果手里干着这般,脑子里想的却是那般,那是永远也没办法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