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即是交换

从前,有一个人非常吝啬,甚至吝啬到珍惜自己的每一根头发的地步,用“一毛不拔”来形容,毫不为过。他从来都不肯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也从没有动过布施的心思,甚至连“布施”这两个字都不肯说,仿佛话一出口,自己的财物就会有所损失似的。

佛陀为了教化此人,便开释他道:“世上的事都是有定数的,一个人这辈子之所以富有,之所以比别人长得高、长得美,都跟上辈子的布施有关。”

那人听了佛祖的话,有所体悟,但是仍然无法像别人一样顺利布施。于是,他又找到佛祖,对佛祖说:“世尊,我也很想帮助别人,用自己的财富去救济穷人,但是每当我要把东西送出去时,就会感到割肉一般的疼痛。对我而言,布施实在太困难了。”

佛祖听他说完之后,从地上抓起一把草,递给他,然后说:“请你把这把草从你的左手交到你的右手中。”

这个人一听,毫不迟疑地照做了。

佛祖又说:“现在,把你的右手想象成自己,左手想象成他人,然后请把这把草再从右手交到左手里。”

吝啬的人一听要把草给别人,就犹豫了,内心开始挣扎,最后急得他满头大汗,可还是舍不得这把草。

这时,佛祖轻轻地在他耳边说:“难道左手不是你自己的手吗?”

那人一想,确实如此,便赶紧把草放到了左手里。

佛祖要求他反复几次,终于,他能够克服自己心中的障碍,将草交到身边人的手中了。

经过不断练习,这个“吝啬鬼”成了众人眼中的“慈善家”,他不仅将自己的财富布施给别人,临终前甚至把自己的身体也捐献了出去,自然证得了无上菩提。

很多人不想布施,在于不愿意将自己辛苦赚来的东西白白送给别人。这想法是不对的,布施不是白送,而是交换。

给乞丐钱,换来的是他的感激;给需要的人以帮助,换来的是他将来的报恩;给亲人、朋友以关怀,换来的是他们对我们的惦念和真情;给同事们以鼓励和提携,换来的是成功路上的互相帮扶。

总之,天下没有白白的给予。哪怕你只是想白白送给别人什么,那人也会铭记在心,并想办法还回你的这一份情。

不要觉得给予是一种损失,要懂得它的本质是交换。在交换过程中,你得到的是心安,他得到的是帮助。多年以后,你得到的是回报,他得到的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名声。给予,从来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而不应该是让心里不舒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