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跳高新技术:背越式诞生!(第2/4页)

资格赛的晋级规则也很简单,从1米60开始起跳,然后跳1米70和1米80的高度,最后跳1米85,只要是能够跳过1米85,便可以晋级到下午的决赛当中。也就是说晋级门槛已经摆在那里了,这次晋级之旅,运动员之间不存在竞争,全看自己的本事。

资格赛第一组的21位选手先行进行比赛,他们来到了运动员等候区,然后依次上场。

第一个高度是1米60,对于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来说,这个高度很简单,有好多位有实力的选手,直接选择PASS掉这个高度。

三十年代的跳高规则和后世不同。后世的跳高比赛中,同一个高度上每人有三次试跳机会,跳过以后可以进入到下个高度,前两次跳不过也可以直接选择PASS。而如果选择PASS的话,那么下一次试跳的次数,是用3减去你本次试跳的次数。

举一个例子,比如某位运动员没有去试跳1米70而是直接选择了PASS,那么到了1米80的高度,他就有三次试跳机会。

而如果这位运动员在1米70的时候跳了一次,但是没有跳过,他可以继续试跳1米70,也可以直接PASS掉1米70,去跳1米80,但是当他跳1米80的时候,就只剩下两次试跳机会,因为在1米70的时候已经用过一次机会了。如果他能够跳过1米80,那么他下一个高度试跳又会变成三次。

假如他在1米70两次试跳都失败的话,那么他也可以PASS掉1米70,直接去跳1米80,不过那时候就只剩下一次机会。

这种规则大大的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比如某位选手在某个高度上两次试跳失败,他只剩下一次试跳机会,那么他可以把这最后一次机会留下来,去赌一个更高的高度,说不定能够在最后时刻来个大逆转的翻盘。

三十年代的跳高规则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当时也是每个高度上有三次试跳机会,跳过了可以去跳下个高度。但是PASS必须是在试跳前选择,而不是你跳失败了再进行选择。也就是说当时的PASS规则,是直接PASS掉一整个高度,让运动员来到下一个高度,下一个高度上,运动员仍然有三次试跳的机会。而一旦开始了第一次试跳,就必须到下个高度才能使用PASS。

同时,三十年代的PASS,是不允许连续PASS掉两个高度的,比如在1米60选择了PASS,那么在1米70就不能选择PASS,得到1米80才能再次选择PASS。

……

言归正传,1米60的初始高度,没有难到任何一个运动员,接下来跳高横杆来到了1米70。

虽然1米85的晋级标准已经摆在那里了,但是考虑到运动员需要热身和寻找比赛的状态,所以横杆不可能一开始就摆在1米85的高度,而是有个循序渐进的提升过程,这样可以帮助运动员适应比赛,也可以让那些真正有实力的选手不至于马失前蹄。

1米70的高度,仍然没有挡住运动员们前进的步伐,第一组中的21位运动员,也全都跳过了这个高度。

下个高度是1米80,这对于部分运动员来说,就有些挑战性了。

结果,有6名选手在这个高度上三次试跳失败,21人还剩下15人。

再下一个高度是最终的1米85,只要跳过这个高度,就可以晋级到下午的跳高决赛。

那些实力强劲的选手,不会被区区1米85的高度给拦住,这在未来只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准。然而对于中国选手吴必显来说,这个高度却有些困难。毕竟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好成绩也只是1米87,现在让他去跳1米85,他成功的概率并不大。

果不其然,吴必显最终倒在了这个高度上,没有能够晋级到决赛。

而第一组当中,有10名选手成功的跳过了1米85,这等于是淘汰了一半的人,淘汰率也不算很高。

如果资格赛第二组也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下午的决赛,将会有20位选手参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