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章 使绊子(第4/6页)

这种赛程安排,是为了让观众们可以目的所有的决赛过程,毕竟决赛的运动员水平比较高,比赛过程也是比较的惊心动魄。若是两个项目的决赛同时举行,观众们就要做选择题,在两个决赛中二选一,很可能错过精彩的比赛,这也会导致比赛的观赏性大为下降。

“青岛没有举办过大型的体育比赛,或许不懂得田径比赛的赛程安排,可这次赛会的总干事是郝更生、总裁判是张伯苓,他们可是懂体育的,怎么还是搞出了这样一份赛程?两个项目的决赛同时举行,这不合理啊!按照这种赛程安排,兼跑200米和400米的运动员肯定要吃大亏,还有就是短跑兼跳远的运动员,也要吃大亏。”陈强心中暗道。

下一秒陈强突然意识到,这两条标准,自己竟然都符合!他既是兼跑200米和400米的运动员,又是短跑兼跳远的运动员。所以这样的赛程安排,他是亏上亏。

“这个扯淡赛程,该不会专门针对我的吧?这青岛的沈市长跟山东的韩主席互相不对付,我又是代表山东队参赛,说不定沈市长为了让我少拿冠军,干脆就在赛程上给我使绊子。”陈强心中已经猜的八九不离十。

随后,陈强的心中却是更加的郁闷起来。

体育比赛本来就讲究公平性,任何一个运动员遭到不公平对待,心有不甘是必然的事情。

陈强本以为,在这个时代,中国孱弱无能,中国的运动员到了国际赛场上也没有什么地位。他这个“世界第一运动员”去参加国际比赛,有可能会像华为一样,难免会被老外暗中算计,各种的针对。

可陈强没想到的是,自己成名之后,首先算计自己的,竟然是不是外国人,而是自己的同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青岛的这位沈市长也太小看我了,他以为这样的一个赛程,就能拦住我了么?”

陈强狠狠的攥紧了拳头,这种针对与暗算,却让他更加斗志昂扬!

……

开幕式结束了,赛道迅速的被清空,即将开始的是200米的初赛。

这个初赛有些模仿奥运会的赛程,也是小组前三晋级,不过参赛选手的人数却没有那么多,所以200米的比赛只有三轮,今天的初赛和复赛完毕之后,明天便举行决赛。

陈强被分在了最后一组登场,不过对于陈强来说,被分到第几组都无所谓,毕竟他和其他选手的实力差距太大了。

200米短跑,陈强保持着21秒整的世界纪录,除了陈强之外,中国只有刘长春一个人接进22秒,其他选手能跑进24秒,就已经是很不错的水准了。

而在初赛当中,选手们的水平更低,跑25秒以上是正常的现象,26秒多的都大有人在。

200米短跑,手计的25秒5已经是后世国家三级运动员的达标成绩了,而在三十年代,中国能达到国家三级运动员的,都算是高水平选手。

这一场初赛,陈强压根不用发力,随便跑一个25秒的成绩,估计都能拿到小组的第一名。

陈强站上赛道,当现场的播报员介绍到陈强时,周围的观众席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与欢呼声。

沈市长跟韩主席较劲,导致陈强被比赛的主办方所针对,可青岛的老百姓并不知道这些,老百姓也不在乎陈强代表的哪支参赛队。在他们眼中,陈强是为国争光的典范,是民族英雄,他们愿意为陈强送上最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

现在的陈强,大概就像是2004年拿到奥运会金牌的刘翔,只要是在中国举办的比赛,不管那个城市,那就都是他的主场,所有人都会为他欢呼,那风头能够轻易碾压本地运动员。

主席台上,沈市长也看到了陈强。

“那个人就是陈强啊!”沈市长默默的点了点头,接着道:“不愧是世界第一运动员,看起来是跟其他运动员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