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7章 见招拆招(第2/3页)

“然后再让我们把视线集中在本场比赛上,角色和位置颠倒了过来,旧金山49人目前成为了领先者,那么,下半场比赛的走势又将如何呢?”

万众瞩目之中,下半场比赛正式登场!

上半场由绿湾包装工率先进攻,下半场则由旧金山49人拉开帷幕。

从下半场的第一档攻防开始,陆恪就可以明显地察觉到,绿湾包装工防守组的战术再次做出了调整:

增强前场施压,减少突袭四分卫。

其实这是借鉴了西雅图海鹰的防守策略——前线对峙过程中,不需要擒杀四分卫,而是为进攻锋线的口袋制造压力,持续不断地骚扰四分卫,让四分卫的传球始终处于颠簸状态,所有的控制以及准度都必然受到影响;同时,防守前线能够根据不同的战术排列组合,增加地面防守的力量,进而缓解二线防守的压力。

如此战术从理论层面上来看,“十分美好”,但实际操作中却必须面临诸多困难,最基础的一件事就是持续性,前线施压必须具有连续性以及冲击力,否则软绵绵的施压反而是给四分卫留下更多观察时间。

西雅图海鹰能够贯彻如此战术,最大的依仗就是自己的球员个体实力出众,身材体型都具备了先天优势,施压的强度与力度能够贯彻实施全场比赛,并且每一档防守都是季后赛级别,这才使得他们独步联盟。而主教练皮特·卡罗尔则是前后花费了三年时间,这才打造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完美防守组。

中场休息期间,绿湾包装工意识到了防守策略的顾此失彼,这才使得陆恪连续通过地面推进以及突袭短传打开局面——上半场旧金山49人的三记达阵,全部都是从中央地带形成突破并且杀入端区的;中场空档也成为了主队的防守薄弱环节,进而陷入了比分落后的困局,这也迫使他们必须做出改变。

绿湾包装工的战术重点改变也取得了出色的成效。

第一波进攻中,陆恪就连续遭遇了五次施压——不是擒杀也不是直接撞击,而是口袋保护遭遇严重撞击变形之后,挤压掉了陆恪的移动空间和观察空间,迫使他不得不在惊涛骇浪之中寻找到传球路线。

如此影响是全方位的,线路布局、传球弧度、传球落点、跑动路线等等全部都需要作出相对应的调整。

对于陆恪来说,一大利好就是,经过上半场的适应与调整,寒冷天气的影响几乎已经可以忽略不计,身体状况逐渐适应了绿湾的一月寒风,传球手感已经恢复到了平均水准,控制力明显得到了提升——橄榄球皮革过硬的问题仍然有所影响,但至少传球可以更加精细也更加准确。

于是,陆恪的传球就变得刁钻细致起来。

尽管遭遇连连冲击,狂风巨浪的混乱让陆恪不得不更加冷静,摒除所有干扰才能完成传球;但陆恪依旧成功地找到了比赛节奏——

与克拉布特里在边线两码范围之内的肩后阴影传球连线、在两名防守球员的贴身包夹之中找到一码左右的缝隙把橄榄球传送给塞勒克、轻盈地越过角卫头顶落在身后两码处让博尔丁能够甩开防守、擒杀危机之中将橄榄球往后抛给马库斯然后依靠克拉布特里与塞勒克联手开路让马库斯完成大码数地面推进……

诸如此类等等。

四次传球,一次跑球,陆恪的进攻成功率维持在了匪夷所思的百分之百状态,在火花四溢的攻防对峙中,率领旧金山49人进攻组越过了中场线,来到了对方半场的四十六码线之上,然后面临着二档一码的局面,此时才出现第一次传球连线失误。

绿湾包装工毫无预警地彻底撕破口袋,展开突袭四分卫,把“突然”性发挥到了极致,迫使陆恪不得不主动跑出口袋,在脚步踉跄之中,试图越过丛丛防守球员寻找到洛根,以短传的方式再次拿到首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