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突袭长传(第2/3页)

问题就在于,这是陷阱吗?

陆恪决定试探看看,他重新站直了身体,改变了战术,从二乘以二阵型做出了变化,站在左右两个内侧的弗农和洛根进一步收缩位置,分别与左侧进攻截锋乔·斯坦利、右侧进攻截锋艾利克斯·布恩并肩而立,于是进攻锋线就出现了七名球员。

直观角度来看,这就是针对猎鹰队前线防守增员的正面应对,以人数对人数,增强口袋的抵御力量。

但进一步深想,如果选择地面进攻,那么进攻锋线的开路就将拥有优势;但选择传球进攻,缺少了两名近端锋,仅仅只依靠两名外接手,这是不是等于自断羽翼呢?那么,旧金山49人的如此阵型又是陷阱吗?

以陷阱对陷阱!

以猜测对猜测!

在战术博弈和布局方面,陆恪确实不畏惧任何一位对手。同时,陆恪持续朝着左右两侧大声呼喊着,然后就可以看到左翼的克拉布特里和右翼的莫斯都各自朝着自己的外侧移动了一些脚步,如果选择传球进攻,陆恪完全可以利用快速出手的战术,找到这两位外接手,由他们完成接球之后快速出界。

最后,伴随着陆恪的战术口号,本来站在身后的马库斯就提前上步,来到了陆恪的身侧,平行站立。

整个战术全部更改完毕之后,到底是跑球还是传球,依旧难以判断。

“攻击!”

伴随着陆恪的开球口令,四名接球球员同时蹿了出去——不是两名,而是四名。

外侧的克拉布特里和莫斯都沿着边线区域,持续朝着深远区域突进,两个人都将自己的速度能力推向极致,瞬间就冲出了七码、八码左右的距离,与自己对位防守的角卫正面交锋,但两个人的脚步都没有任何停顿,持续前冲。

两名角卫都没有轻易丢掉自己的位置,他们在不断调整着自己的脚步,亦步亦趋地跟随着对位防守的外接手朝着深远区域突进,但两名角卫都没有把位置彻底卡死——他们的视线始终在观察着四分卫的一举一动,准备随机应变,而不是提前丢掉自己的优势。

内侧的弗农和洛根双双沿着槽位通道,如同头盔两侧探出的天线一般,沿着直线前冲,但两个人的脚步都没有完全提速,而是保持着跑动节奏的稳定性,比两侧队友慢了不止一点半点,越过了五码线之后,依旧在持续观察。

本来与进攻锋线无缝衔接的两名近端锋突然选择了槽位跑动,两名线卫还没有来得及盯防跑卫的位置,就可以看到近端锋一左一右地朝着自己冲撞过来,他们就做出了条件反射的应对,开始后撤脚步卡住对手的位置,双方就不紧不慢地在中央区域纠缠起来。

所有视线都聚焦在陆恪身上,等待着陆恪的传球。

那么陆恪呢?陆恪到底在做什么呢?

……

陆恪正在观察。

开球之后,陆恪双手持球、快速后撤,迅速拉开了自己与进攻锋线的距离,五名进攻锋线与四名防守锋线加一名外线卫对峙起来,而马库斯没有冲跑出去,脚步依旧留在了陆恪的附近,准备迎接所有潜在的漏网之鱼。

防守前线没有找到任何机会,双方正面冲撞之后,就牢牢地钉死在原地,形成僵持,这为陆恪赢得了观察的时间和空间。

陆恪正在等待着,等待着弗农和洛根的上步与对峙:

如果两名线卫形成了盯人防守式的后撤,那么中央地带的空档就是陷阱,两名安全卫上前包抄的可能性也直线上升,这也意味着两侧能够制造出更多传球空间;如果两名线卫双双前冲,又或者是其中一人前冲,展开突袭四分卫或地面防守,那么中央地带的空档就没有问题,至少可以完成八码到十五码的推进。

整个进攻体系在陆恪的脑海里无比清晰,如同一套高速运转的电脑,将所有的逻辑与规则全部都计算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