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天气影响(第2/3页)

柯克马上就捕捉到了话语背后的关联性,“也许,今天这场比赛中,两位林奇的对决将会引起更多瞩目。看看地面进攻能否为传球进攻环节压力。怎么样,你是这个意思吗?”

艾克曼连连点头表示赞赏,“就看四分卫到底如何运用和布局了。”

因为天气缘故,橄榄球的皮革稍稍偏硬,传球控制必然受到影响,失误也在所难免。对于四分卫来说,更为重要的还是在于自己的平衡与布局,利用地面进攻和传球进攻的不同节奏来打乱对方的防守,并且将失误控制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这将成为比赛的关键因素。

提起传跑进攻的平衡,实际情况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三档进攻之中,什么时候选择跑球什么时候选择传球,一档和二档面对不同码数的时候又应该如何选择战术,防守阵型出现变化的时候是否能够随机应变,这全部都是一门深奥而复杂的学问。

在NFL之中,教练组是拥有战术的绝对布置权,没有人能够挑战教练的权威。不仅仅是年轻四分卫而已,许多资深四分卫也同样没有临场指挥权,即使是佩顿·曼宁,他在场上的指挥权也是相对有限的,不可能迈过主教练。

足球比赛之中,输球怪教练,这似乎是一个推卸责任的说法,因为攻防转换速度着实太快,球员必须临场做出反应,教练很难一步一步地完成掌控;但在橄榄球比赛中,输球怪教练,这就是实打实的责任所在,每一档进攻和防守的所有战术,都由教练掌控。

简单举例,本赛季佩顿·曼宁的表现就是最直观的例子。

赛季前半段,进攻组还处于磨合期,进攻指挥权都掌握在主教练约翰·福克斯(John Fox)的手中,这位五十七岁的资深教练,战术布局能力毋庸置疑,但临场变化能力的欠缺却是短板,对于比赛的解读和分析往往容易滞后,即使明白了状况,调整能力也相对不足。

赛季后半段,约翰·福克斯在年仅三十四岁的四分卫教练亚当·盖斯(Adam Gase)建议下,把战术指挥权更多的交付给大曼宁,并且允许大曼宁偶尔执行无聚商进攻,这将大曼宁的比赛阅读能力释放了出来,进攻组就这样一飞冲天。

如此看来,那么是不是把所有战术指挥权交给大曼宁,就解决所有问题了呢?当然不是。关于这一点,整个联盟之内都是没有争议的:四分卫可以掌握部分主动权,但指挥权必须留在教练组的手中。

一方面,教练组还包括了战术室的成员们,他们居高临下的观察全局,对于赛场状况的把握是更加全面也更加客观的,主教练、进攻组和防守组教练、战术室的指挥官,他们之间的能力对于整支球队是至关重要的。

另一方面,橄榄球战术的排列组合着实太多太多,即使是陆恪、大曼宁这样以战术布局见长的球员,每一档进攻结束之后,他们也需要在场边复习战术手册的,否则大脑的转动速度根本就跟不上比赛进度。教练组的工作是不可取代的。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不容忽略:教练组和战术室是整个团队,而四分卫只有一个人,这是不可逆转的优势和劣势对比。

换而言之,教练组掌握战术布置权,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但教练组的最大短板就在于,他们没有站在球场上,对于瞬息万变的情况还是缺少把握。

上一周明尼苏达维京人对阵绿湾包装工的外卡赛就是如此。

维京人队的主教练莱斯利·弗莱泽(Leslie Frazier)过分依赖跑卫阿德里安·皮特森的能力,对于二年级四分卫克里斯蒂安·庞德缺乏足够信任,战术就陷入了僵化之中:一档跑球,二档传球,三档根据距离来做调整。

但每一次都是一档跑球,没有指挥权也没有控制权的庞德,根本就不允许更改战术,即使他察觉到了不对劲,还是只能按照教练组的指令,选择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