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狂热追捧(第2/3页)

“陆恪VS威尔逊”。

无需赘言,数据先行。

拉塞尔,26传12中,133码,没有达阵,两次抄截,两次遭遇擒杀,四分卫评分29.8,PFF评分-1.9。

陆恪,43传28中,402码,三记达阵,没有抄截,四分卫评分118.6,PFF评分1.5。

这是一组非常简单的横向对比,所有数据一目了然。

本场比赛是拉塞尔整个职业生涯最糟糕的表现,从NCAA到NFL,如此多年来最为可怕的一场比赛,甚至比懵懂无知的菜鸟时期还要更加不堪入目。

尽管旧金山49人防守组的连续施压必须纳入考量范围,西雅图海鹰进攻锋线的口袋保护形同虚设,但拉塞尔还是找不到任何借口,所有技术环节全面慌乱,根本无法有效组织起进攻。可谓是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完全没有任何值得表扬的余地。

后来,这场比赛被誉为是拉塞尔职业生涯的最大污点,并且成为了他发奋努力的转折点。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对比了陆恪的数据。

不是因为陆恪的数据多么亮眼。

事实上,65.1%的传球成功率,这是陆恪的赛季新低,接球群体的状态不佳导致的传球未完成全部都清晰地呈现在了数据之上;但全场数据之中,传球码数却有402码,这是陆恪本赛季第二次传球码数过四百,这两组数据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效率。

尽管接球群体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陆恪却成功地抓住了空档,利用提前预判和战术布局,为接球球员制造出更多错位、更多对位、更多空档,泰德·吉恩、洛根·纽曼、兰迪·莫斯都有三十码以上长途奔袭的表现——

四分卫的传球码数是计算两个部分的,一个是橄榄球空中飞行距离,一个则是完成接球之后的持续推进距离;同样,外接手和近端锋的接球码数也是计算这两个部分,只有前者的球员,只能算是一名中规中矩的战术旗子,拥有后者的球员,才是真正的顶尖接球球员。

旧金山49人本场比赛之中弗农和吉恩等人都没有完全调整到最佳状态,特指的就是后者。

也许他们可以顺利完成接球,但接球瞬间的站位、节奏、调整,以及转身过后的空档捕捉、持续推进等等,没有能够达到最好水准,无法用自己的跑动带出更多码数,这也让进攻组的推进变得断断续续起来。

换而言之,球队进攻状态依旧没有百分百恢复过来,但陆恪依旧完成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以自己的表现激活了整个进攻组,想方设法地完成推进实现达阵,从结果来看,陆恪完成了一次出色的工作。

更重要的是,陆恪还有效地控制了失误,没有掉球,没有抄截,这对于四分卫掌控比赛来说绝对是关键中的关键。

有比较才有差距。

在陆恪的衬托之下,拉塞尔的青涩和稚嫩就显露无遗。

不仅仅是一年级生和二年级生的差距,即使和新秀赛季的陆恪相比较,拉塞尔的表现也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

当然,拉塞尔能够击败阿隆·罗杰斯的绿湾包装工和汤姆·布雷迪的新英格兰爱国者,这还是说明了他的实力;但需要纳入考量范围的因素就是,那两场比赛都是主场对决,对于拉塞尔来说,在客场作战的时候,面对同区死敌的时候,他到底如何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这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陆恪VS谢尔曼”,陆恪胜。

“陆恪VS威尔逊”,陆恪胜。

不仅仅是本场比赛,事实上,因为同区死敌的关系,完全可以预见,同一年级的陆恪和理查德·谢尔曼,还有相差仅仅一个年级的陆恪和拉塞尔·威尔逊,将来还会有多次交锋的机会,而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也势必将赋予每一场对抗与纠缠更多的讨论话题。

仅仅一年之间,人们还在感叹着,国联西区在过去十年时间里的交锋还是缺少了历史底蕴和交锋火花,除了旧金山49人和圣路易斯公羊这对冤家之外,其他的两两对决都欠缺关注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