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血战到底(第2/3页)

一点一点地,钢人队防守组就可以让49人的年轻进攻锋线疲于奔命,跑球的开路效果也就表现平平,某种程度上,斩断了马库斯·林奇的跑球路线,迫使49人必须选择传球,继而进入了钢人队制造的陷阱之中。

两名外线卫的活动范围十分广泛,这两名球员现在都处于巅峰状态,拦截跑球、突袭四分卫、与角卫联手覆盖短传区域,整个防守位置没有局限性,而是根据49人的战术分配,不断在调整位置,并且伺机配合防守锋线,毫无预警地展开四分卫突袭,制造压力。

一方面是不断制造压力,避免四分卫在平稳口袋之中完成传球;另一方面则是覆盖短传区域,给两名内线卫、两名安全卫制造更多活动空间。

对于旧金山49人进攻组来说,进攻锋线的薄弱、陆恪欠缺移动脚步、跑卫能力相对没有绝对实力的三个弱点,在匹兹堡钢人的针对防守之中,进一步被放大。

虽然这些都不是致命的问题,钢人队却将压力一点一点累积起来,进一步压缩陆恪的传球时间和传球选择,也进一步压缩陆恪的战术选择以及战术变化,进而为二线防守创造更多机会。

整个防守体系之中,三名防守锋线联手两名内线卫,掐断跑球防守;而当49人选择传球进攻时,两名内线卫又与两名角卫联手,严严实实地盯防了四名接球球员;最后两名顶尖安全卫随时根据自己的判断,前插、上推、冲击、补防,完全覆盖了短传和中传区域。

不要忘记了,两名外线卫的位置也是保持相对自由的,有必要的时候,他们可以覆盖短传区域,然后将两名内线卫和两名安全卫释放出来,变成区域防守,覆盖其他接球可能。

正如陆恪上半场的真切感受,一层又一层,一环又一环,形成一道接着一道的钢幕,彻底将进攻的所有手段都掐死。

整个压迫感的形成,和巴尔的摩乌鸦比较起来,没有那么尖锐,却更加厚重。

当然,这不是说匹兹堡钢人就不可战胜了。

且不说乌鸦队赛季双杀钢人队,而且两场比赛之中的得分都超过了二十分;单说这场比赛,49人还是取得了推进、取得了首攻,因为钢人队的防守不是真正的密不透风,而是他们选择了止损。

允许传球成功,但通过联防的方式,及时完成擒抱,终止进攻;允许跑球成功,但一道一道的屏障确保跑卫不会一马平川地冲跑下去;放弃擒杀四分卫,却始终保持足够压力,营造出风声鹤唳的危机感,关键时刻只需要稍稍展开突袭,就能够进一步打乱进攻部署。

正是因为如此,旧金山49人可以取得首攻、可以取得推进,却屡屡在最后关头无法更进一步。

当然,更重要的是,陆恪上半场确实没有传球手感,在对手擒抱和突袭之前,自己的传球就出现了偏差,进攻自然也就断断续续、无以为继。

中场休息的时候,陆恪可不是真的就坐在更衣室长椅之上休息放松,那么,钢人队防守钢幕的突破缺口到底在哪里呢?

……

整个烛台球场再次安静了下来,但不是那种死一般的寂静,所有球迷都按耐不住情绪地站立起来,死死地抿住嘴唇、咬紧牙关,不敢发出丝毫声响,唯恐自己的噪音就打乱了进攻组的战术部署,然后那股隐藏在血液之中的躁动和狂热就开始涌动起来。

万众瞩目之下,旧金山49人进攻组成员们散落开来,快速完成了列阵,摆出了一个朴实无华的基础进攻阵型:手枪阵型之中的二乘以二阵型。

唯一的变化就在于,这是一个双近端锋战术,而被替换下场的不是凯尔·威廉姆斯,是迈克尔·克拉布特里。左翼,弗农·戴维斯站在外侧,泰德·吉恩站在内侧;右翼,洛根·纽曼站在内侧,凯尔·威廉姆斯站在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