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三项技术(第2/3页)

普通四分卫,需要顶级外接手;优秀四分卫,需要优秀外接手;精英四分卫,需要普通外接手,这就是区别。如果顶级四分卫搭配顶级外接手,那就是见神杀神、遇佛杀佛了。

当然,如此区分都是纸上谈兵的理论知识,实际比赛之中的实力发挥却又是另外一番面貌了。

当下联盟之中,四大精英四分卫和一大批优秀四分卫的区别就在于——

精英四分卫的实力水准是一个常态,即使状态不佳,他们的下限也往往能够达到“优秀”水准;而那些优秀四分卫们,关键时刻同样可以发挥出“精英”级别的实力,却无法形成一个连贯性,伊莱·曼宁、本·罗斯里斯伯格、菲利普·里弗斯、乔·弗拉科、托尼·罗莫等等,都是如此。

单纯从技术角度来说,普通四分卫跻身到优秀四分卫,战术区域准度,这个分项是关键区别;而从优秀四分卫跻身到精英四分卫,手腕控制,这就是关键技术。

传球出手的刹那,四分卫对于外接手的位置判断以及对位防守球员的预判解读,瞬间通过手腕的柔和细腻控制,将对橄榄球的落点位置进一步地完成控制。

一来,避免抄截;二来,方便外接手接球;三来,方便接球之后的下一步动作,甩开擒抱、持续推进或者是冲出边界控制时间等等。

可以说,这是属于传球手感的天赋之一。

之前就提过,这种细腻的触感对于四分卫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天赋,往往是在潜意识之中的瞬间控制,却可以决定四分卫的高度极限。一般来说,白人的手感更加优秀,而黑人则相对更加粗糙一点;至于亚裔球员,目前陆恪没有其他参照模板,但可以看得出来,这也是他的天赋技能之一。

在实际传球过程中,不仅仅是手腕控制而已,还需要结合时机判断、防守阅读、防守预判等各个环节衔接起来,将整个传球的出手控制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之前,战术区域准度的分项就已经出现了,目前陆恪这一项目的分数是七十五分;而现在,手腕控制的分项也出现了,陆恪猜测,应该和对阵红雀队比赛之中的三次抄截有关。

目前,陆恪的手腕控制起始分数是八十一分。

正如所料,传球手感的细腻程度,这是陆恪的天赋之一。

在第一次收获系统的时候,陆恪的技术分项之中都是一片江山红,不要说八十分了,就连六十分的项目都着实不多;但现在,手腕控制出现之时,一开始分数就是八十一分,确实令人眼前一亮。

第二个分项和第三个分项其实是一对技术分项,分别是左侧感知、右侧感知,同时,左侧感知还被称为盲侧感知。

这两个分项的功能和技术就相对简单了许多:对擒杀的预判。

站在口袋之中完成传球的时候,四分卫是非常忙碌的,需要判断接球球员的位置和防守球员的对位,同时视线余光还需要注意口袋的情况,随时警惕对手突破进攻锋线实施擒杀的危机。

对于跑动四分卫来说,擒杀危机到来时,他们就用双脚跑出空档;而对于口袋四分卫来说,要么就是仓促传球,要么就是保护橄榄球避免掉球,再不然就是被迫摔球,避免更多损失。

可以想象,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在短短两秒、三秒的时间里,心念百转、掌控全局,一点点疏忽就可能让自己陷入被动局面。

尤其是来自盲侧的擒杀。因为这是四分卫的视野盲点,没有办法通过视线余光完成判断。这意味着他们是能依靠野兽直觉。一旦直觉的判断稍稍迟缓,那么来自盲侧的擒杀基本都无法逃脱,有时候,即使察觉了,瞬间条件反射之下的逃脱也无比困难。

显然,这两个分项就是来自于对阵乌鸦队的九次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