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临场变阵(第2/3页)

“啊!啊!啊!”

那整齐而喧闹的欢呼声呐喊声,源源不断地宣泄而下,整个烛台球场的气势丝毫没有受到任何打击,仿佛球队面对的不是三档十七码,而是三档一码,那种自信,通过嘶吼,准确无误地传递出来,犹如擂鼓一般,一下,再一下,将主队的士气重新提升起来。

陆恪注意到了队友们视线的微妙变化,没有再多说什么,干脆利落地就开始布置战术了。

长传!

他们没有太多选择,长传就是最佳的战术,同时也是陆恪最为擅长的。纽约巨人势必有所防范,绝对不会掉以轻心;而陆恪也不会草率出手,今天上半场的比赛任务,他可没有忘记。所以,这一次长传,就是双方针尖对麦芒的一次对决。

站在口袋之中,陆恪的视线快速地扫描了一圈,而后又慢慢地扫描了一圈,将整个防守阵型纳入眼底。

纽约巨人的防守组彻底改变了阵型:第一线之上,只留了三名防守锋线进行冲击四分卫,即使是这三名防守球员,他们的重心也稍稍直立起来。这意味着,冲刺锋线和突袭四分卫只是一个虚假的幌子,他们的真正任务是盯防潜在的跑球可能。

第二线之上,三名防守锋线的身后,只留下了一名线卫,游弋在约莫四码、五码之后的位置,对中间区域的短传以及漏人之后的跑球,成为第二道屏障。

剩下的七名球员,全部散落在了后场,将中传、长传区域严严实实地覆盖。中传区域足足有四名球员,将十七码前后的传球区域完全覆盖;长传区域则有三名球员,不过是呈现出品字形,两名球员稍稍提前,位列在中传和长传衔接的区域,而另外一名球员则落在后面,伺机而动。

这就是三档长码数需要面对的防守局面,防守组可以提前做好一切安排,将所有可能都掐断在摇篮之中。稍稍提前一步,就将四分卫的战术手段砍掉了枝枝桠桠,陷入窘迫境地。

前后两次观察,陆恪将整个后场防守到纳入视线范围之内,并且在脑海之中快速计算起来,这是区域防守,他将不同区域防守球员的能力和素质都进行筛选和思考——大量观看比赛录像的赛前准备工作,在关键时刻往往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陆恪沉着冷静地重复思考了一遍,没有任何犹豫,当机立断地走上前,重新开始布置战术,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口号开始往外蹦,在暗潮涌动的烛台球场之上回荡着,伴随着陆恪的口号,接球球员开始更换位置。

原本位列在左侧的迈克尔·克拉布特里和马库斯·林奇全部朝着右侧移动,加入了洛根·纽曼和凯尔·威廉姆斯的行列,刹那间,右侧就变得无比臃肿起来,足足容纳了三名接球球员和一名跑卫。

在进攻锋线外侧的槽外接位置,洛根高大的身影显得无比突兀,原本这应该是瘦小、轻巧的槽外接手站立的位置,洛根站在这里就显得笨重了起来,更像是另外一名进攻锋线球员,而不是接球球员。

不过,洛根的身后两码处,马库斯·林奇赫然在列,摆出了一副寻觅缝隙的模样。

本来与洛根平行站立的威廉姆斯,间隔距离约莫四码,现在他又朝着外侧移动了几个大步,几乎已经靠近边线附近,却不由让人想起了常规赛第四周,威廉姆斯沿着边线、以超凡战队的姿势持续推进的画面。

最后,克拉布特里站在了洛根和威廉姆斯之间,不过脚步稍稍落后了两步,形成了一个凹槽,视线不断地在左右打量着,身体还同时左右摇晃着,似乎踩着一个摸不清楚的节奏。没有人应该忘记,常规赛第二周,面对达拉斯牛仔的时候,完成了“那个接球”的球员正是克拉布特里。

现在,反而是左侧变得无比单薄起来,只有泰德·吉恩一匹小快马,与右翼的沉重和臃肿形成了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