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手感发紧(第2/3页)

其次,一个是长传成功率,一个是指定阵型传球,两个细节任务都意味着,陆恪需要更加谨慎、更加专注,出手之前必须经过更多的思考和安排,乃至于开球之前需要更加认真地完成防守阅读。

因为不同于整体的传球成功率,长传和特定阵型,在一场比赛之中的使用频率都是有限的,陆恪不可能一口气就十次长传,也不能一心一意地以散弹枪阵型展开进攻,且不说吉姆·哈勃的战术安排,即使哈勃同意,为了避免对手识破自己的战术安排,陆恪也不能如此一根筋。

更何况,这还是局限于上半场完成的,次数就更少了。

如果陆恪在上半场只尝试了三次长传,结果失败了一次,成功了两次,那么成功率就将低于百分之七十了,任务失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这就意味着,每一次长传尝试,每一次散弹枪阵型,陆恪都必须更加仔细、更加专注、更加慎重。错过一次,之后想要再次完成任务,就必须付出成倍的努力。

这是不是意味着,系统正在督促着陆恪进一步掌控比赛的节奏,不是凭借本能完成比赛,而是真正的依靠大脑完成比赛?至少从任务内容来看,正是如此。

尽管陆恪清楚地知道,本周对阵纽约巨人绝不轻松,这就是一场五五开的比赛,一切都有可能;但浏览了特殊任务和比赛任务之后,这种真实感就越发紧迫起来。

刚才开场的跌宕起伏,似乎也在证明这一点。现在,伊莱·曼宁率领的进攻组还没有上场,仅仅只是纽约巨人相对薄弱的防守组环节,火花就已经开始迸发了。紧绷和刺激,已经开始在烛台球场之中蔓延。

专注,专注,专注。

陆恪暗暗握了握拳头,单膝跪地,将队友召集起来,快速完成了战术布置,而后进攻组快速完成列阵,陆恪站在了中锋乔纳森·古德温的身后,并没有慌慌张张地立刻开球,还是放慢节奏,仔细阅读了一下防守,这才宣布开球。

一档十码,陆恪几乎没有任何停顿,仅仅只是稍稍调整了一下步伐,快速出手短传,试图找到泰德·吉恩,但对手识破了陆恪的传球意图,两名球员的包夹之下,吉恩勉强完成了传球之后,顿时就陷入了包围圈之中,仅仅推进两码。

二档八码,开球之后,陆恪直接将橄榄球交给了马库斯·林奇,目送着马库斯在层层人墙之中左突右撞,一名又一名防守球员扑了上来,就好像叠罗汉一般,马库斯勉强地推进了三码,然后就无以为继,停下了脚步。

转眼之间,旧金山49人就面对了三档五码的局面。此时他们站在对方半场的三十五码线上,尝试任意球射门还是太过遥远了,这也意味着,三档转换不成功的话,进攻就要在这里暂停下来了。

陆恪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他的注意力还是不太集中,预判明显出现了偏差。

第一档进攻,传球目标应该选择克拉布特里,他的位置更好一些,而且吉恩在短传区域优势着实有限;第二档进攻,防守阅读出现了一点问题,自己的跑动方向没有迷惑性,遗憾地没有能够为马库斯转移更多火力。

幸运的是,陆恪的大脑不是一团浆糊,他知道发生着什么,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

吐出一口浊气之后,没有再继续胡思乱想,将队友们召集在了一起,直截了当地开始布置战术。此时此刻,比起口号来说,他的稳定和果决,更加能够稳定军心。经过开场的混乱之后,现在大家渐渐开始冷静下来,进入比赛状态了,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再次列阵之后,旧金山49人摆出了经典的基本进攻阵型,“二乘以二”,左侧两名接球球员,右侧两名接球球员,没有新意,也没有花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