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哀嚎遍野(第2/3页)

所有的线索、所有的信息都在显示着,这是一场灾难,而且是看不到终点的灾难。

最后,布莱恩在“旧金山纪事报”的体育专栏里如此评论到:

“这是一次大胆的选择,也是一次冒失的选择。我们无从断定这个选择所带来的后果,唯一能做的,就是交叉手指,然后期待奇迹的出现。幸运的是,艾利克斯·史密斯就快要伤愈归来了,而科林·卡佩尼克的脑震荡可能也将在四周之后回归。”

即使是布莱恩自己都不敢相信,他正在期待着艾利克斯和科林的回归。

曾几何时,他们是如此希望摆脱艾利克斯,在过去八个赛季里,几乎每一年休赛期,忠实的球员们都会恳求球队管理层,放弃艾利克斯,重新做出选择,恨不得立刻甩掉这个包袱。

曾几何时,他们是如此绝望,季前赛的四场比赛,每一场比赛结束之后,他们就更加失望一分,科林的表现就像是一个无底深渊,看不到尽头,灾难只是变得越来越可怕而已。

但现在,面对这个未知的华裔四分卫,艾利克斯和科林却瞬间变成了天堂。

至少,艾利克斯是曾经的状元,他依旧可以带领球队稳步前进,不至于一溃千里;至少,科林具备着无限潜力,他需要的仅仅只是时间,更多的时间,慢慢学习,慢慢成长。

而那个未知的X因素……一切都是无法预测的。

作为球队的最后自留地,“旧金山纪事报”的失守,这也意味着舆论方面的全线崩盘,球迷们哀嚎遍野、悲痛欲绝、生不如死。

即使是最乐观的球迷,此时都已经沉浸在悲观而绝望的情绪之中,无法自拔。不是因为陆恪的华裔身份,而是因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名落选新秀四分卫都无法成为球队的领军人物,更不要说救世主了。

在“旧金山纪事报”的一份抽样调查中显示,超过百分之六十的球迷都已经放弃了这个赛季。原因很简单,在艾利克斯和科林缺席比赛的期间,他们不认为陆恪可以带领球队取得胜利,而两位因伤缺席的四分卫回归之后,球队已经落后于其他竞争者,他们将没有任何机会。

剩下百分之四十的球迷之中,分为了两个阵营。

有一半还是抱有期待,无论球队的成绩如何,他们依旧支持自己的球队,并且为球队感到骄傲;而另外一半则感到了愤怒,难以抑制的愤怒——不是针对陆恪的,而是针对球队管理层的。

今年休赛期,整个教练团队和管理团队都进行了大清洗,球迷们表示了支持,期待着球队能够带来新气象,时隔八年再次进入季后赛。但显然,吉姆·哈勃的选择让他们失望了——

先是签回了艾利克斯·史密斯,而后是揠苗助长地将科林·卡佩尼克推上了主力,再是放弃了卡森·帕尔默和马特·哈塞尔贝克两位老将,选择了陆恪;最后是季前赛四场比赛的战术磨合始终没有能够找到轨道。

火上浇油的是,球队管理层为陆恪选择的临时替补四分卫,居然又是一名落选新秀。

每一次选择,每一个决定,每一个脚步,都充满了荒诞和诡异,这场看不到结局的灾难,只是渐渐地滑向更加可怕的深渊。

“难道吉姆·哈勃是一个正太控?为什么整个球队都是年轻人,不堪重负、经验不足、无法承受压力的年轻人?为什么?在职业赛场之上,经验也很重要!球队到底怎么了?失去理智了吗?”

球队管理层是否失去了理智,不得而知;但暴怒的球迷们却正在失去理智,超过两千名群众聚集在一起,围绕在烛台球场的周围,通过正规渠道表达他们声声泣血的质问。那些抗议示威的招牌道出了他们的心声:

“我们要胜利,不要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