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商业价值(第3/3页)

在体育经纪领域,由于历史缘由及体制机制差异,中国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国内绝大多数奥运体育项目和职业运动员都依靠国家培养,小至体校、大到国家队,费用均由运动项目的管理中心负责。在高投入、高淘汰率的前提下,拿到好成绩、在国际赛事上争金夺银才是唯一的目标。

在此模式下,国内运动员所属的队伍和管理部门曾一度充当着体育经纪的角色。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前身国家体委在1996年下发的《加强在役运动员从事广告等经营活动管理的通知》,其中规定了“在役运动员的无形资产属国家所有”。

换言之,管理机构几乎“买断”了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在此期间,其奖金和商业利益分配都归体育总局管理。

好处是不用像美国等国外运动员那样,为日常开销发愁,可专注于训练和比赛。问题则是体制内运动员在参与商业活动时会受到较大限制,私下代言等行为更是被视作违反规定。

不过这项看似严苛的政策在去年有所松动。

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对上述规定进行修改,针对运动员的无形资产,管理部门肯定了个人的努力,并承诺保障运动员的权益。

这也是叶钦能够开始于麦克斯·埃森巴德展开合作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麦克斯·埃森巴德还促成了中国田径队和美国IMG学院的交流合作,在今年年底将会有一大批运动员前往IMG学院展开训练合作。

叶钦在麦克斯·埃森巴德接受经纪人工作之后,不再需要如以前一样完全和田管中心进行五五开的分账模式。田管中心交出叶钦的经纪人业务,由IMG公司接手,两者分走叶钦30%—40%的收入。

比起以前叶钦能够多拿一成到两成,更为关键的是IMG公司有实力给叶钦接到价格更高的代言合同,即便田管中心缩小了比例,但总体收入上并不会降低,甚至还可能会更多。

这些东西,有些叶钦清楚,有些叶钦并不算特别了解,也不用他去操心。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是麦克斯·埃森巴德去谈。其中遇到的困难和麻烦,那就是一个经纪人和一家国际人才经济公司需要解决的。

对于这次的代言合同,虽然比不上其他世界级顶尖体育明星的合同,但叶钦内心还是很满意的。

这是一个开始,不论是代言的价格,还是通过经纪人的方式展开合作,能够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这一点才是叶钦最为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