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取舍(第2/3页)

知道这个赛程的时候兰迪·亨特尔其实就已经抱怨过了,但他执教叶钦时间到现在已经有大半年,对于叶钦的体能状态还很有信心。虽然有难度,但竞技体育就是这样,一定会面对到这样的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兰迪·亨特尔和一般的教练不一样,他是已经功成名就的顶级教练,培养的运动员虽然也报以极高的期望,但并不希望叶钦束缚在一个项目上。

方才说让叶钦还不如去跑100米,也不是随口说说而已,而是他真的曾经考虑。

在他看来,叶钦现在这个年龄并不是还没有到一定出成绩的时候,以叶钦的状态来说,再过几年几乎可以肯定会在好几个项目里都有着极强的竞争力,在这个时间点多做尝试并非坏事。

400米也罢,200米也好,甚至是100米还有他所擅长的跳远项目,都可以试试。一个顶级的短跑运动员可以兼项的项目不少,而叶钦具体最强的是哪一个项目,以现在的年龄去衡量,其实还有点早了。

是以,叶钦要跑400米和200米他也不阻拦,反而是持鼓励态度。

叶钦自己则对8月9日一天两赛和8月10日一天三赛,不是特别有感觉,他在世少赛的时候就经历过一天三赛,后来世青赛也经历过一天两赛,当时都是那样跑下来了。也就奥运会两个项目间隔的时间多点,但说到底他也还是参加了两个项目的比赛。

或许是一开始就是400米专项的原因,在体能方面他比一般的200米选手要得多,也能够应对极为密集和激烈的赛程。

当然,要说绝对都能够在两个项目里有最为出色的发挥,这一点叶钦自己也不敢保证。

他只是觉得两个项目都不想放弃。

这一点或许也是镌刻在骨子里的偏执,如同当初练体育不想放下读书,只是觉得自己再努力一点或许就能够取得平衡。

“两个都选当然是可以的。”于伟利声音放得有些低,看了一眼身旁的冯舒友,似乎照顾到叶钦的情绪,有慢慢说道,“当初队里也是同意的,但看现在的情况,这样的天气环境,如果你要兼项两个的话,可能身体负担会特别大。”

“我们都相信你在400米和200米上的能力。”冯舒友在一旁也是点点头,“但现在还是需要作出取舍。”

在开赛之前,田径队对外的宣布就是以锻炼年轻的运动员为目的,这也是在抵达赫尔辛基之前,队里明知道赛程冲突了,还能够答应叶钦两个项目都参加的原因。

和兰迪·亨特尔报着的想法类似,他和于伟利都不是急功近利的人,将来最大的赛场还是在08年的燕京奥运会。现在一届比赛里两个项目,叶钦都要参加,这是好事。

一来,能够达标参加世锦赛的运动员就那么几个,这一次几乎就是奥运会的翻版。在男子200米项目上,依旧只有叶钦和杨耀两人,而400米也同样只有叶钦一个人。

二来,他们也都想看看叶钦在大赛里两个项目表现得最为出色的是哪一个。奥运会的时候是男子200米,但叶钦自身却是练400米的,包括平常的训练都是以400米为主。如果能够摸准了个人能力的特质,以后燕京奥运会不论参加哪个项目,都能够及早的进行专项能力的训练和备战。

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天气,大雨,而且可能是暴雨,这对于一个运动员的挑战就不小了。

昨天和今天的两日比赛,有不少项目和好几个组的运动员就受到了大雨的影响,一再出现了比赛中止、延迟的情况,甚至有不少运动员在等雨停的过程中冻得瑟瑟发抖,这对于选手保持状态是十分不利的。

8月9日两场比赛,8月10日三场比赛,如果赶上大雨的话,对于身体的消耗,负担,以及变化的气温导致出现伤病的概率都大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