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世锦赛前(第3/4页)

刘阳宇和苏祖一样今年先进行了大阪、尤金和纽约三场大奖赛,之后苏祖转道回国,进行男子接力赛的备战训练,而刘阳宇又继续参加了7月份洛桑和罗马的两场大奖赛,都拿到了冠亚军。

在国际田联公布的男子110米栏项目中,2005年7月份刘阳宇已经登顶成功,成为了该项目的积分最高者。

不过他在赫尔辛基将面对的挑战并不轻松,一个是阿兰约翰逊赛前已经放话,一定要在世锦赛上再次夺冠,完成他的五连冠目标。另一个则是法国新锐杜库雷,目前杜库雷保持着今年以来的世界最好成绩,在男子110米栏的积分榜单上仅以几分的差距落后于刘阳宇。

而邢惠那等长跑女将状态也都有所下滑,在五大连池的集训因为雨水的关系,没有加大强度,赛前教练已经将目标从夺金调整到争取奖牌。

至于男子4×100米项目,去年雅典奥运会分量最重的夺金项目,这一次在赛前多家媒体也报道过,都是新人小将初次作战,也不被看好。

整个外界的目光现在基本都放在了苏祖身上,在男子短跑项目上,田径世锦赛的A、B两个标准和雅典奥运会基本能相同。时间是从2004年1月1日到2005年7月25日,由于刚好跨过了奥运会。在其他项目上,能够达标的人数还算不少,但是在男子短跑的一二百米上,也依旧只有苏祖、陈建和杨光宗三人。而陈建伤病即将面临退役,杨光宗则转项目前往美国训练。剩下来能够参赛的,依旧只有苏祖一人。

从今年的状态,还有成绩上来说,苏祖一直到在进步,一些外在内在的隐形压力,李志忠也可以感觉得到。

苏祖有一百米和二百米,相比较刘阳宇和邢惠那两人,还多了一个夺金点,此时报纸和媒体上给予的关注不可谓不高。

“欲带皇冠,必承其重啊!”李志忠心里偶尔也会有这样的感叹。

成绩带来的不止有荣耀,同样也有无数人的期待新任,这些都会化成一份责任落在运动员和教练员身上。

这也还是世锦赛,如果是三年后的奥运会,那又更甚。

……

8月3日,在帝都休整,做最后出国前的准备工作。

8月4日苏祖作为第二批前往世锦赛的运动员,跟着大部队踏上了前往欧洲的航班。

赫尔辛基是芬兰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对于很多国人来说了解相对较少,但在欧洲却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海岸线曲折,外有群岛屏蔽,城市风景优美,是欧洲重要的文化城市之一。

200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的举办地点就是在赫尔辛基市,有意思的是最初国际田联公布的竞标中标城市是伦敦。

但是伦敦政府评估后觉得修建体育馆和举办世锦赛的费用太过高昂,建议把主办城市改到谢菲尔德的唐古体育场。

国际田联自然没有答应,作为东道主英国也成为了1976年丹佛冬季奥运会以来,有发达国家退出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首例。

而在此的竞标中,赫尔辛基在柏林、布鲁塞尔、布达佩斯、莫斯科和罗马几个城市里脱颖而出,二次中标成功。

苏祖等人刚一抵达芬兰赫尔辛基的万塔机场,就感觉到情况有些不太妙。

八月份北半球大多数地区都已经进入炎炎夏日,但在芬兰的赫尔辛基气温一点都不高,而且整体的天气可以用凉爽来形容。

“这天气感觉像是要下雨啊?”

出了机场,李志忠看着有些阴霾的天色,略有些忧虑道。

男子100米项目在8月6日就要进行预赛和复赛,一旦有风雨天气,场地湿滑,非常影响比赛的进行,当然这对于所有选手都是一样的,但终归还是有了一些影响。而且风速超过了2米/秒,跑出来的成绩也很难列入正式的成绩。

苏祖也是微微皱起眉头,雨天比赛虽然少,但偶尔还是会遇见的,如果运气差,被分配的道次有积水,脚底打滑之类的,对于运动员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就是不知道赫尔辛基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场地条件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