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东京献俘(第2/3页)

李助的万剑诀一被破解,淮西大军立刻就大势已去,王庆这番御驾亲征带来的部队虽然数量巨大,但大抵都是乌合之众,打打顺风仗还凑合,碰到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就扛不住了。

而童贯此番带来的部队,正是在西夏战场上磨练了十数年的精锐部队,都是见惯了血,杀惯了人。

周昂、王焕两员猛将按照闻焕章的布置,领着一万精兵,抖擞精神,如摧枯拉朽般冲杀进来,杀得王庆的队伍是四分五裂、七断八续,雨零星散,只顾着乱逃乱窜。

李助虽有法术,但乱军之中只能保全自身。他施展土遁之术,侥幸逃得性命。

不过楚王王庆就没有那么好运,他领着百数铁骑,撞透重围,逃奔到了南丰城东,结果正好遇到了命中的魔星。

拦住王庆去路的只有一个人,一匹马,一张弓,一筒箭,一条枪!

这个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正是那小校韩世忠!

韩世忠一见王庆,当即纵马拉挽弓弦,连续驰射,在瞬息之间就将一整筒箭给尽数射完。

他共射出七十二箭,杀死了七十四人。

王庆的溃兵们被彻底压制,根本没有靠近敌人的机会。

在韩世忠如神的箭术、出色的骑术的面前,他们纷纷成为了逃不了生的猎物,在放风筝的战术之下被一一射死。

王庆的武艺原也不错,也算得上是绿林中的了得身手,不过造反称王之后沉迷酒色,本领大大不如从前。

韩世忠虽不是万夫不当之勇的虎将,但却有着鸷勇绝人的评价,武功不高,实战能力相当强大。

所以楚王王庆的结局注定是一场悲剧,历经了一场苦斗之后,小校韩世忠成功生擒了淮西匪首,立下此番战役的首功。

童贯历来不喜韩世忠的高傲耿直,所以明知他有良将之才也故意不行重用,只是一昧的打压排挤。

这一次韩世忠活捉王庆的功劳,再度被太监主帅给抹杀了,他大笔一挥,就将功劳转配给了副军师高封。

至于韩世忠,他被提升了一级官阶,然后赶紧被调派回了西夏边关。太监元帅是一刻也不愿意让这个人继续留在身边抢功劳了。

童贯的表功奏折一上,徽宗皇帝龙心大悦,听取了太尉高俅的建议,当即颁布圣旨,加封高封为忻州知府兼兵马都总管。

这只“死兔子”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了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

次日,童贯将王庆、刘敏、奚胜、马劲、滕戡五个人装入了陷车木笼,再用钉子牢牢固定,派遣专人迅速押送往东京献俘。

至于童贯的大军则要徐徐回返,地方皆须沿途迎送,一路上是说不尽的耀武扬威。

金剑先生李助收到王庆被擒的消息之后,立刻汇合了淮西未死的将领,一齐冒险来了东京,想要中途拦截,搞一场劈囚车、砸木笼,救出自己的故主。

李助他担心王庆安危,心急如焚,全速施展土遁之术,一日连行五百里,抢先一步来到野猪林设伏,不过连等数日,也没有等到囚车。

正在他焦躁之时,却遇到了杨烨一行三人,这才引出了一场不必要的战斗。

杨烨听完李助介绍了淮西之战的全部经过,忍不住心潮澎湃:圣选者与拯救者熟知剧情的优势已然荡然无存,今后只能算一步,走一步,小心去行万年船,万万不能有半分开外挂的托大。

二人正在说话之间,林外人声传动,进来一群膀大臂壮的大汉。这一伙人都穿一套黑衣黑裤,除了为首两个,余下众人皆挎口腰刀、提条朴刀,只用斜眼去看,就知道不是些良人。

竹潇雨柔、金梦姬拔剑警戒,随时做好了厮杀的准备,杨烨却是面不改色,他似乎早已经知道这些人会来。

而李助一看见这些人,却是喜上眉梢,笑道:“二位贤弟,你们终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