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皇长兄不是太子12(第2/2页)

池瑞解释说,“这秦香莲,是个苦女人,而且她还是生育了两个孩子的已婚妇人,有些年纪,才更像。你长得过于美貌,又看着娇贵,实在不像个苦女人,不大合适。你还是演你的七仙女吧。反正戏班子如今新戏多了,大家轮着当主角,不好吗?”

戏班子的人当然高兴,新戏多了,大家都有机会,不像以前,就只有一生一旦,是众人的焦点,其他人都是陪衬。

如今,他们戏班子里,连那做配角的,都有人捧着。譬如说,《天仙配》里演玉皇大帝的那个,虽然戏份不多,但人家是扮演玉皇的,戏里身份贵重,所以每次演完,也有人捧场的。

而《铡美案》排练时,演包公的中年男伶也是十分激动,他都想到,将来正式演出了,会有多少看客喜欢他这个角色,虽然他的戏份不是最多的,但却是最讨巧的。

他想得不错,果然,新戏演了一次后,口碑就立起来。人们感慨这个故事的曲折之处,也深深敬服包公的清正廉洁,刚正不阿。

这新戏的内容甚至都传进了皇帝的耳朵,这天皇帝闲着无事,就索性宣了戏班子进宫,唱一出《铡美案》。

皇帝对这部戏最后的结局尤其欣赏,里面的宋国皇帝褒奖了刚正的大臣,训斥了偏袒丈夫的公主,一副英明的架势。

班主得了皇帝的赞赏,领了上前,十分激动。这一激动,就说出来,这新戏是安乐王弄出来的。

皇帝在大儿子身边有眼线,他也知道大儿子老往戏园子跑,也掺和人家的新戏,只是不知道掺和到这种程度。大儿子几乎就快成了戏班子的人了。

打发走戏班子,皇帝就宣了安乐王进宫。

池瑞进宫后,就被父皇骂了一顿,说他自轻自贱,与下九流混为一谈。

可是,池瑞却并没有依着父皇,他还振振有词地说,“儿子愚钝,大事做不来。又不能做生意,闲着无事,就去看看戏,他们唱来唱去,就那么几出。儿子就催他们出个新戏。再说了,那些新戏大家都喜欢,儿子也算是做了件好事,不觉得哪里有错!谁让我是安乐王呢?您封了我这个封号,还不让我找乐子了?”

池瑞觉得,皇帝纯属没事找事。连最后一点乐趣都剥夺了,那他这王爷可就当得有点无聊了。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新鲜感消失了,没有电脑和网络的日子,慢慢变得没意思了,池瑞有点想念现代社会了。

正在这时,系统提醒,【皇帝喜爱值-40,当前喜爱值为20,危险预警!】啥?

池瑞抬头一看,不妙,皇帝脸黑了,跟包公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