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夏日的回忆(二)(第2/4页)

“嗯……”待大伙儿都把自己课桌上刻的姓给报完以后,觉哥才慢吞吞地接道,“我这儿……刻的是‘冨樫’……”

沉默。

冗长的沉默。

不知道为什么,在觉哥报了那两字之后,另外五人纷纷朝他投来了怪异的眼神,而且都不说话了。

“那什么……”过了将近一分钟,还是封不觉自己打破沉默、转移了话题,“说起来,片头CG的最后不是说有人大喊来着吗,怎么没听见呢……”

“呃……可能……我们载入人物的时候,已经喊完了吧。”小叹也很够意思,随口接了句话上来。

“嗯……”封不觉摸着下巴道,“主线任务也迟迟没有刷新,也就是说……需要我们触发点FLAG才行吧。”说话间,他已站了起来,走向了讲台,“咱们先四处找找,看有什么线索吧。”

闻言,大伙儿也没多说什么,各自开始了搜索。

按照习惯来讲,人在这种时候一般都会先去确认距离自己最近的事物,比如……课桌内部。

但很快他们就确定了九张课桌的内部都是空的,连碎纸屑什么的都没有。

接着,大家就按照“可疑程度”对周遭的东西逐一展开了调查。

同一时刻,封不觉则是拿起了讲台上的一张旧报纸,也不知是不是阅读癖发作,站在那儿就看了起来……

五分钟,转眼过去。

众人调查的结果如下……

教室的拉门被锁住了,打不开,强行拉动时也没有听到“需要钥匙”之类的提示。

朝向操场和走廊的窗户全都紧闭,接近时出现了“被某种黑暗的力量所封印”的提示,通过玻璃朝外看去是一片漆黑,只能瞅见自己的影子。

教室侧后方储物柜的排列顺序和课桌椅的俯视排序是一样的,试图打开时出现了“需要钥匙”的提示。

讲台右手边有一个木制的书柜,同样打不开。

讲台左手边的墙上挂了一幅画,上面画了一张巨大的人脸,看画风并不像是小学生能有的水平,说得再具体点——抽象派。

讲台内部也有储物空间,但也“需要钥匙”才能打开。

综上所述,经过了初步的勘查后,线索还是集中到了讲台上的那张旧报纸上,假如有什么提示的话……应该就在那上面了。

“那么……团长你那边怎么样了?”小灵将众人搜集到的情报简单地跟觉哥讲了一遍后,如是问道。

“嗯……首先……”封不觉搁下了手中的报纸,“这是一张五月份的报纸,日期是5月19日。”

“那能说明什么呢?”鬼骁问道。

“你记不记得旁白的头句话就是——‘这是一个夏日的傍晚’。”封不觉接道。

“哦……”鬼骁点点头,“所以呢?”

“从这个教室的布置、课桌上的名字、以及剧本的氛围来看……”安月琴这时讲解道,“这无疑是个发生在日本的恐怖故事,而日本和我们都在北半球,所以其‘夏天’应是每年的6、7、8月份。”

“也就是说……”若雨也接道,“这张报纸是一两个月以前的?”

“不一定……”封不觉应道,“报纸上的年份是昭和四十七年,即1972年;它可能是一张一两个月之前的报纸,也可能是一两年前的报纸、甚至可能是一二十年前的报纸……”他顿了顿,“我们也无从推测这个剧本发生时的年代、以及这些人物的具体年龄、毕业年份等信息……因为旁白没有提到‘当下’的具体时间,只说了‘多年未见’,而这个‘多年’……可以是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三四十年。”

“可是……”小叹闻言,面露疑色,“他不是还说了‘大家都没怎么变’吗?这说明也没有隔太久吧?”

“未必。”封不觉立即就回了这么两个字,并接道,“大部分人在隔了多年后与童年的伙伴重逢时,都会那样说的;因为人在儿童时期的记忆是最深刻的,只要将眼前的人认出来之后,当时的记忆就会被唤醒,随后记忆中的脸就会和眼前的那张脸重合……再加上一些‘情感’上的因素,自然会说出‘没变’这样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