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中国队的强势(第2/3页)

埃雷拉搞不懂,但现场确实成了中国队的主场,这对于墨西哥是不利的,他只希望球员们不要受到球迷喊声的影响。

但是,很困难……

每当墨西哥球员拿球的时候,观众席就发出一阵国际通用的“嘘声”,但就代表球迷不希望看到墨西哥表现好,而中国队拿到刚好截然相反,球迷会发生巨大的欢呼,就像中国队已经完成进球。

“混蛋!”

埃雷拉扫了眼四周看台,不满的怒骂一句,似乎是因为球迷的加油助威声,中国队表现完全不比墨西哥差,从开场到现在,仅仅十分钟时间,中国队就制造了两次威胁。

中国队教练席。

万胜对于比赛相当满意,事实上,这一场中国队并没有调整战术,首发球员换了两个,可战术还是打荷兰那一套。

主要区别在于对手。

荷兰队无疑非常强大,墨西哥相对来说就要差一点,中国队一直在稳固防守,但墨西哥不断的失误,给了他们更多的进攻机会。

于是中国队保守的防守反击打法,似乎也和墨西哥打了个势均力敌。

眼前的比赛就证明,球员发挥都非常出色。

媒体席上的记者,对于比赛情况是很惊讶的,在他们想来,中国队比墨西哥肯定是要差一些,怎么也不可能打成这个样子,可比赛就是这样,他们只能吐槽墨西哥惨淡的发挥。

万胜让球队打的是强硬,打的是效率。

当对手表现不好的时候,中国队的表现就变得相当出色。

这种局面看似平衡,可实际上对中国队相当有利。

埃雷拉可不知道万胜的想法。

在他看来,两支球队互有攻守,墨西哥就算发挥差一点,局面上也不落下风,那么两支球队的机会就是均等的,而随着比赛时间过去,球员们肯定会发挥越来越好,到时候墨西哥就会有优势了。

两位主教练都对自己的球队有信心,具体谁是判断正确的一个,就要看赛场上球员的发挥了。

比赛已经过了20分钟。

经过20分钟的激烈拼抢,两队球员都已经进入了状态,相互之间的配合打出来,对抗的强度也有所增加,比赛显得更加激烈了。

王秋明站在中国队阵型最前面,他脑子里一直回荡着万胜所说的话,“我们要踢的更坚决,有机会就射门!不要犹豫不定,即便连续不进球也没关系,我相信我们的效率比对手高的多!”

这就是万胜的叮嘱。

王秋明对于万胜无比信任,也知道万胜所交代的战术,就是用射门次数来寻找进球,只要能打进一个球,比赛就会对球队非常有利。

王秋明无疑是被防守非常严密的球员,他要经常面对对手的纠缠,墨西哥比荷兰还要重视对王秋明的防守,王秋明想找好的射门机会并不容易,之前有两次,他都是临时起脚射门的,射门没有威胁到对方球门,但总归是有了射门,也比被对方抢下球要好。

这一次王秋明继续自己的带球,并突然启动甩开了卡洛斯·贝拉。

在完成突破之后,王秋明就遇到了对方中卫马奎斯。

马奎斯是墨西哥后防的定海神针,早在1997年,尚不满18岁的马奎斯就在墨西哥与厄瓜多尔队的比赛中上演了自己的国家队处子秀,不过他并没有入选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参赛阵容。

1999年年初,马奎斯随墨西哥队参加了在中国香港进行的贺岁杯比赛,在与埃及队的比赛中,他的进球帮助墨西哥队1比0取胜,这也是他的国家队处子球,同样是在这一年,马奎斯随队获得国际足联联合会杯比赛的冠军。

到了2002年韩日世界杯,刚刚23岁的马奎斯不但打上主力还戴上了队长的袖标,他代表墨西哥队打满了2002和2006年两届世界杯的全部比赛,2006年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中,他的进球一度帮助墨西哥队1比0领先阿根廷队,不过墨西哥还是1比2输掉那场比赛,无缘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