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启程(第2/3页)

一支球队里,进攻型中场很容易找,但经验丰富的出色后腰,却非常难得,万胜决定把张修为当成中场的重心,让他来成为“三叉戟”拉后的人选。

严定浩出身泰戈尔万国际足球学校,之后去波尔图试训成功,已经能在波尔图打上比赛,实力水平肯定是没问题的,在经验上来说,由于太过年轻,他还是落后于其他人,只能成为中场的替补人选。

在说完中场的问题后,万胜又说了一些训练的小细节。

两个多小时眨眼就过去了。

看了看时间,万胜就让全队解散了,等所有人离开之后,他和几个助理教练一起,对战术细节进行商定。

到了第二天,备战训练正式开始。

对于中国队备战俄罗斯世界杯,所有国内媒体都非常关心,这是时隔16年,再次进入世界杯,很多球迷都对中国队的成绩抱有希望,当然,也少不了那些悲观的球迷,过去很多年,中国队的成绩太差,导致一些球迷都不在看国内足球,现在进入世界杯之后,也不知道能够打出什么成绩,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实力上来说,中国队和世界强队,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首都工人体育场来了很多媒体,即便没开放的时候,也有许多记者守着几个门,希望能采访到一些消息。

前来的记者数量太多了。

一般大赛之前,中国队都会做封闭训练,但万胜没有这样做,他不认为球队训练有什么可保密的,实力摆在那里,战术又没有太大变动,媒体想要采访就采访了。

这也是足球发展所必须要有的。

中国足球想要发展,可不是一、两场胜利就可以的,那是整体的发展,全局考虑还是要走向世界。

其他世界球队,都可以敞开做训练,中国队自然也可以。

于是第一天的训练中,周围就有不少媒体和球迷观看,万胜要求所有球员必须集中精神训练,这也是让球员们适应下气氛的方式,如果在训练里,都不能集中精神,到了正式比赛里,有那么多球迷观看,很可能就会紧张而影响发挥。

这支球队还是太年轻了。

球场外的记者们都在注意万胜,整个中国队里,万胜才是最大的明星,抛开其他领域的影响力不谈,万胜也是时隔五年后,重新执掌足球教鞭,五年前,万胜创造了诸多奇迹,各种冠军奖杯不谈,他还创造了两项纪录——每一次带队参加联赛,都能够拿到联赛冠军以及每一次带领国家队征战国际赛事,都能够拿到冠军。

这两个纪录,足以让万胜受到最多的关注。

现在在训练场上,万胜每一句喊话,每一个指挥动作,每一个呵斥球员的表情,都被记者们解读出来,然后就可以写上一篇报道,进行一番分析。

在不断的关注中,记者们很快发现一件事:万胜似乎更侧重于队中场几个球员的指导。

这有点让人意外。

中国队核心球员无疑是锋线上的王秋明,去年王秋明为马德里竞技打入31个进球,成为了西甲联赛最佳射手,也拿到了欧洲金靴奖,今年很有望获得金球奖,王秋明这样一个大牌球星,说实在话,呆在中国队有些憋屈了,他是整个中国队最大牌的球员,也是绝对的核心了,每一场比赛取胜的关键。

中国队能进入世界杯,和王秋明的发挥直接关联。

在和两场韩国队的较量中,王秋明个人打入三个进球,帮助中国队取得两场胜利,这才让中国队在渺小希望的情况下,创造奇迹完成出线,争取到亚洲4.5个世界杯名额之一。

王秋明就是万胜一手培养出来的。

现在万胜执教中国队,从哪方面考虑,都会更照顾王秋明,对王秋明的关注更多。

当天下午训练结束之后,就有记者对这个问题进行采访,万胜一笑说道,“我当然看好秋明,他是最出色的。不仅是中国队,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出色的球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