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能、全攻、全守(第2/4页)

莫瑞斯点头表示明白了。

实际上,“我打后腰”,这一句话就够了。莫瑞斯在对比赛的理解以及球队战术分析方面,是曼城所有球员中最强的。

孙季海出场打后腰,那么球队就等于是双后腰,阵型变成了4231,很明显是为了加强中场的防守和拼抢。

莫瑞斯不由的回想起万胜曾经提出过的两个概念——“位置模糊”与“全能、全攻、全守”。

“位置模糊”,就是字面意思,场上的球员要以球队战术体系的基础构架来比赛,位置并不是那么重要,边前卫可以来中路,中路球员也可以去边路,只要能打出流畅、打出感觉,球员是什么位置都没关系。

“全能、全攻、全守”,则说的是球员能力。

万胜对他提到过,“每个球员尽量做到能攻也能守,这样才能让球队真正的去‘全攻全守’。”

“全攻全守”其实是个很普通的概念,像是巴塞罗纳、阿森纳等球员,全都采用“全攻全守”的打法,即便是这样,“全攻全守”仍旧只是个概念,因为打全攻全守足球的球队,最多也就是强调前锋要防守,后卫球员参与进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攻全守”。

就算是曼城,球员位置感也很明确,后卫大部分时间都在防守,前锋回撤防守的时间并不多。

所以,“‘位置模糊’与‘全能、全攻、全守’也只是未来足球的发展方向。”

莫瑞斯回想着万胜的话。

现在孙季海的出场,莫瑞斯就领会到了这个层面。

孙季海是球场“万金油”,哪个位置都能打,但看看中场的五人,布鲁默、永贝里、伊万·克鲁以及他本人,其实都是“万金油”,他们都属于能力全面,不固定位置的球员,就算换到其他位置,也都能有不错的表现。

五个人都是这样,肯定是让他们加强配合,做到“全攻全守”。

这一点是关键。

果然,当比赛出现一次死球的机会,莫瑞斯就被万胜叫过去耳提面命起来。

万胜大体上就是嘱咐他,要增加中场的配合,在防守和进攻两个方面,争取能压制切尔西。

简单来说,就是和切尔西拼中场。

不管是防守也好,进攻也罢,球队五名中场,再加上一个随时能回撤的托雷斯,肯定是不怕切尔西的,只要在中场的争夺中取得主动,那么不管切尔西状态再好,球队也能够打出优势。

……

还没有媒体真正能解读到万胜换人的意思,在他们看来,用孙季海换下大卫·席尔瓦就是一个败笔。

“因为孙是中国人,万胜才让他出场……”

这个说法在媒体间很有市场。

当很多媒体这么说的时候,连曼城球迷都有点相信了,因为他们也想不出孙季海替换席尔瓦的原因。

切尔西主帅格兰特也一样。

自曼城换人以来,他就在琢磨换人的原因,席尔瓦的状态和表现肯定是没问题了,要是这样的球员放在他手下,他肯定不会换下,反倒要依靠席尔瓦的发挥争取胜利。

但万胜选择换下了席尔瓦。

格兰特肯定不会和媒体那样去想“万胜是中国人,孙季海也是中国人”之类的,这可是欧冠的决赛,不是儿戏的比赛,不可能因为是同一国家的人,就这样去特殊照顾……即便是特殊照顾,也完全可以换下发挥一般永贝里之类的球员啊?

为什么是席尔瓦?

格兰特搞不懂的就是这一点。

比赛重新开始之后,他也没有看到曼城的换人有多大作用,两队依旧在中场展开争夺,拼抢的十分激烈,比赛和刚才似乎没多大……区别?

不少媒体解说席都在对万胜的换人进行批判,“孙出场根本没什么作用,他的能力和席尔瓦差太多了!”

“万胜很可能是太紧张了,他第一次参加欧冠决赛,一时间被兴奋冲昏了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