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进球有效!?(第2/4页)

刚刚的换人决定,是他做出来的,整个球场里,也只有他最了解换人的目的。

媒体想的没有错,换下达伦·本特,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加强防守,原因很简单,永贝里出场能打后腰,他和艾拉诺·布鲁默能组成双后腰,那么球队后场就形成3后卫、2后腰的组合,无疑防守就会变得更严密。

换人的另一个原因,则是要加强中后场的控制。

面对切尔西的前世,曼城后场防守有些不稳,球队并不能保证防守的稳固,所以加强一下防守是必须的,而两队争夺的关键点还是在中场,球队有多名中场,可厄齐尔、席尔瓦等人都更擅长进攻,换上永贝里的目的,还是加强“中后场”的能力。

在保证防守以后,和切尔西进行比赛,才能保证一个“稳”字,至少不能让对方像是上半场一样,肆无忌惮的轻松突破球队的防线。

在保证稳定后,万胜却并不认为,球队进攻会差上多少,因为球队平日的训练里,也会去训练一种“轮流前插”的跑位方法。

轮流前插,顾名思义,就是球员轮流前插,来保证前面总是有球员接应,一般情况下,这是为了保证球队每个位置上都有人,就比如厄齐尔那个进球,莫瑞斯拿到球直接推到空当,厄齐尔前插正好接到了传球。

不过,在没有前锋的情况下,光是依靠轮流前插,也很难保证球队的进攻效率。

就像是媒体分析的,“无锋”战术对的球员能力、球队配合等要求过高,目前的曼城还无法真正打出真正“无锋战术”,否则夏天里,万胜也不会极力引入托雷斯来顶替阿内尔卡了。

在正常的比赛中,有前锋总要比没有前锋,进球效率更高一些。

但那说的只是进攻。

和切尔西比赛,首先要保证防守,而论起在比赛中的贡献来说,前面几个球员中,对比赛贡献最小的就是达伦·本特,他几乎不参与防守,在切尔西后卫的严防死守下,进攻也只能起到一个“战术作用”。

所以万胜选择换下了达伦·本特,利用“轮流前插”的理念,让在进攻中空闲的中场球员,轮流前插去充当前锋球员的作用。

这样一则能够让切尔西不好做出针对性防守,二则也加强了中场的控制能力,又加强了防守,两方面的加强,只牺牲了一个战术性前锋。

万胜认为,这是值得的。

当然,这是针对性的调整,具体会有什么效果,还是在比赛里看,所以万胜很认真的看着比赛,也希望能从比赛中总结一些战术调整运用的经验。

……

现在曼城和切尔西的比赛,从比分上来说,曼城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比分是3:3,两队都进了三个球。

但千万不要忘了,这是在斯坦福桥球场的比赛,而切尔西是完全不属于曼城的球队。

如果两队以平局结束比赛,曼城几乎就等于是胜利了,因为他们保证了继续不败,客场也没有输给切尔西,同时,就像是赛前一些媒体“挑唆”的,切尔西成为了曼城追平阿森纳不败记录的“垫脚石”。

所以实际上来说,切尔西才是不能接受平局的。

下半场,曼城完成换人之后,比赛局面上,曼城也有一定优势,20分钟时间过去了,天空电视台统计的数据中,曼城的控球率达到了百分之57,比切尔西的百分之43多出不少,另外,曼城有4次射门,切尔西只有2次。

从射门数据上,就能看出,随着曼城加强了防守,两队的比赛变得沉闷许多。

但数据也显示出了万胜做出换人调整的作用,“虽然比赛场面变得沉闷,可曼城却有了优势。之前两队在进攻中是对等的,但现在曼城在门前的机会明显高于切尔西……”

这就是作用!

用数据来说明的话,上半场两队进攻机会对等,比如之前双方都能有10次机会,现在曼城变成了6,切尔西则变成了3,虽然双方机会都有减少,但曼城明显占据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