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足球学校投资计划(第2/4页)

“泰戈尔万集团,未来十年内,会致力于帮助中国足球进行腾飞,为此不惜投入重金……”

万胜的这句话,在媒体和球迷中引起了广泛热议。

很快媒体就开始各种各样的分析。

在分析之初,当然是报道关于泰戈尔万集团的资料,去年这家投资集团的资产,绝大部分还在美国股市,但今年他们改变了战略,几乎是不及损失的把资金从美国股市转移到香港股市,其中他们还把很大一部分资金投入到中国内地的实业和投资上。

比如“优裤”网站,比如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再比如购买大片土地,等等。

这些投资都说明泰戈尔万集团,确实是想要在中国内地的实体产业扎根。

纵观几年来,泰戈尔万集团的发展,几乎可以用奇迹来形容,几年时间,他们从一家几百万镑的小型投资公司,已经变成了资产过十亿美元甚至更多的跨国集团。

他们是怎么发展的呢?

国内媒体一调查就很快得出结论:泰戈尔万投资集团的眼光独到,他们几乎每一项投资都赚了大钱,发展也可以用神奇来形容。

那么现在,泰戈尔万集团想要投资一家国际化的足球学校,是不是也为了赚钱呢?

就此,媒体采访了很多专家、专业人士,已经一些致命的足球学校。

……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败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足校发展基础较为薄弱,教学质量水平较高的足校很少。

现在中国足校的模式主要有“鲁能模式”和“恒大模式”两种,两种模式各有特色,“经过数年发展,两大足校能在足球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存活下来,殊为不易。”

足球学校收费标准是非常高的,8年40万学费,并不是在开玩笑。

说起足球学校,还要追溯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

当时,伴随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而生的足球学校在全国遍地开花,可到了上世纪末,足球学校大量关门歇业,根本原因无疑是国内足球环境的恶化,但坚守者还是取得了成果。

山东鲁能足校,凭借俱乐部的力量坚守十多年,也为中国足坛培养了一批可用之才。

恒大足球学校开始了新的探索,那就是大投入、国际化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薛败文表示,“恒大足球学校的运作追求规模化发展,不论是招生人数,还是学校所占面积,在国内足球学校中都算规模最大的;鲁能足球学校的运作则讲究小而精,全校人数与恒大足球学校的新生人数相仿,学校面积却只有恒大足校的4分之一左右,但相较而言,鲁能足校培育出的人才更多。”

一位资深的足球人士表示,“由于足协要求俱乐部必须要有自己的梯队,俱乐部也搞了一些自己的球队,但比较成功的也就恒大、鲁能等,其他俱乐部的足校,目前流于形式的居多。”

恒大足球学校收费较高,鲁能足校学费少相对一些,但总体而言,目前足校收费都不低。

“能让孩子踢球的,城市里面的家庭偏少,更多的是农村家庭,高学费让很多家长都觉得难以承受。”一位资深足球媒体人表示说,“进足球学校的孩子一般从12岁开始,至少20岁以后才能踢比赛。以每年5万元的费用计,8年至少要花去40万。”

那么,教育成本如此之高,足球学校该大赚吧?

一位长期研究足球的业内人士告诉媒体,虽然足球学校没有透露具体的财务数据,但其实这些足校都难以盈利。

恒大足球学校校长刘将南在媒体上公开表示,“(足球学校)没有一家盈利的。所以说没有长远眼光的老板不会做足球学校的。”

同时,刘将南表示不看好泰戈尔万集团的投资,“他们投入的多,亏损的就多,真的很难赚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