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学刊的大卖(第3/3页)

如果换做是《伦敦日报》,大概会更谨慎一些,毕竟他们是做新闻报道,而不是专门的学术杂志……但最终结果也会一样吧?毕竟比起万胜的名气,《伦敦日报》根本不算什么,他们为此加刊一期也是值得的。

“真是一群好运的孩子!”贾克斯感叹道。

想想万胜本身就是伦敦大学学院出身,照顾下自己母校的学会,其实也不算什么。

……

最终乔·西克拍板决定加印三千份。

这是个有点艰难的决定,加印几千份,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成本会增加许多,如果囤积上千份卖不出去,他们这一期学刊等于就没有了赚头。

很快乔·西克就不用为此担心了。

有大媒体记者登门,要求支付报酬转载他们报道的内容。

这种事在以前也有过,当学刊有一些吸引人的报道时,就会有专业的媒体想转载其中的内容,媒体会支付一些转载的费用,但往往都是象征性的给个几十、上百镑,但作为额外的收入也不错了。

现在不同了。

当上门的媒体记者开口就是“5000镑”的时候,乔·西克就了解了这一点,他喝了口水冷静了一下,长呼了一口气才稳住心神,随后他开始和那名记者就转载的费用进行协商。

当又有其他媒体记者上门的时候,那名《都市报》记者第一时间同意了乔·西克报出的价格“九千英镑”,之后其他到来要求转载的记者,也全都参考这个价位。

一天时间里,有六家媒体要求转载,并支付了转载费用,这对学会是个非常巨大的收入。

要知道,售卖一份学刊,收益也只有10个先令左右,其中固定订购的学刊,收益少的可怜,也只有一、两个先令左右,一万分学刊,全部售卖出去,也不过是1000英镑左右,再加上学刊正常运作,以及售卖不出去会造成的损失,每一期学刊带来的收益,平均只有不到500镑。

九千英镑能顶的上学刊四个多月的收益!

有六家媒体支付了费用,也就带来了五万四千镑的收益,这对学刊来说,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乔·西克和负责编纂学刊的几个人,整整一天都喜笑颜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