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评估报告(第2/3页)

在这份调查报告中,详细的罗列了关于火箭筒的一些技术参数。

技术参谋是这样的:大梅山型火箭筒:口径为七十毫米,全重十公斤,火箭弹重四公斤,其前端战斗部装药两公斤,有效射程为两百米,有效射高为一百五十米,使用穿甲弹的垂直破甲厚度为一百五十毫米。

在接下来的评估报告之中,中村机关的分析人员详细的对比了火箭筒与掷弹筒、迫击炮、九二步兵炮及山炮、野战榴弹炮的技术优劣性,并且给出了最后的评估。

中村机关的最终结论是这样子写的:综上所述,火箭筒是一款极其优秀的步兵支援火力,于将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对于现阶段的大日本皇军却是可有可无,因为火箭筒在中国战场的作用不明显。

中村机关的这份评估报告,当然是出自徐锐之手,中村俊不过是转了下手而已。

必须承认,徐锐的这份评估报告写的是很有力的,裕仁在看完这份评估报告后,对火箭筒的兴趣便立刻大减,是啊,正如评估报告上所说,中国人既没有坦克也没有飞机,甚至没有炮楼据点,日军装备火箭打什么呢?打中国人的工事火力点?不如掷弹筒更高效、也更廉价,而且由于射程近,火箭筒也无法替代传统火炮。

这样说来,日本陆军确实不宜大规模装备火箭筒。

东条英机却比裕仁沉稳得多,这个老鬼子的能力并不算出众,至少比石原莞尔、小矶国昭这些精英要差一截,他之所以能够当成陆军次长,并且很可能成为下任陆军大臣,就是因为他的沉稳,仿佛富士山塌下来他都不会皱下眉头。

东条英机沉声说道:“陛下,这只是中村机关的一份评估报告,不足以作为帝国决策的依据,微臣以为还是应该召集首相以及相关省的大臣,举行一次御前会议,以最终决定火箭筒之相关事宜。”

裕仁认可,点头说:“哟西,那就召开御前会议。”

事急从权,裕仁也不做准备,直接命令侍从室给首相室以及相关产业省的办公室打去电话,命令刚刚接替近卫文麿担任首相的平沼骐一郎、文部大臣荒木贞夫、财政大臣石射猪太郎、海军大臣米内光政以及外交大臣广田弘毅觐见。

半小时后,与会的首相以及相关产业省大臣到齐,裕仁宣布会议开始。

会议由新任首相平沼骐一郎主持,等参加会议的大臣都传阅完了报告,然后说道:“陛下召集这次御前会议的主题,就是关于是否需要仿造并生产火箭筒的事宜,现在诸位可以各抒己见,不过不要牵扯不相关的话题。”

平沼骐一郎话音才刚落,石射猪太郎便率先发声:“我完全赞同中村机关这份报告,认为仿造并大规模生产火箭筒毫无必要,因为现阶段皇军根本用不上火箭筒,既然用不上,又何必花那么多钱兴建生产线?”

石射猪太郎是财政大臣,首先考虑的当然是钱袋子。

海军大臣米内光政说道:“也不能说火箭筒就完全用不上,眼下满洲的局势正在变得日趋紧张,日苏之间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战争,一旦日苏战争爆发,则火箭筒就可以对苏联红军的装甲集群以及航空集群构成致命的威胁!”

在日本,海军跟陆军是死对头,而海军又是与美英作战的主力,所以许多人都想当然的认为海军才是“南下”战略的始作俑者,其实恰恰相反,以米内光政为首的海军一系始终认为苏联才是日本头号敌人,因此坚决反对与德、意结盟,坚决反对与美、英交恶,并且坚决主张北上与苏联全面开战。

而以寺内寿一、板垣征四郎、东条英机为首的陆军派才是南下战略的主持者,而石原莞尔之所以不受东条英机这些陆军骨干派的待见,就因为石原莞尔与海军看法一致,将苏联视为日本头号敌人,主张北上与苏联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