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兵工厂(第2/3页)

之所以会有如此鲜明的反差,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蒋委员长当政时,控制当时中国经济命脉的金融买办阶级不希望中国发展重工业,因为如果中国有了重工业,他们就无法再通过充当西方国家的买办来赚取巨额的经济利益。

举一个例子,如果当时中国有了重工业,能够制造出合格的长程要塞炮,孔部长还能通过从意大利进口废旧炮,以次充好赚大钱吗?再举个例子,如果当时中国有了武器工业,宋部长还能通过从美国大量进口武器赚大钱吗?显然不可能!

这跟后世新中国运10的下马是一样道理,都是买办阶级的本性所决定的。

区别就是,在旧中国买办阶级是统治阶级,但在新中国,买办阶级属于被打压对象。

言归正传,因为当时的中国造不出重炮,国民政府又拿不出真金白银来从西方购买,而且从时间上也来不及了,所以对于徐锐从小鬼子那里缴获的这一百多门重炮,蒋委员长根本就没办法忽视,花多大代价他都要拿到手的。

结果就是,蒋委员长为此多付出了一百名熟练技术工。

这就真如万向云所说,真正是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

交易达成,国民政府连夜派出车队,从武汉前往安庆准备接收这批重炮,徐锐也派了一个营搭乘卡车,押运这批重炮前往安庆,这既是为了安全,也是防着国民军,以免被国民政府黑吃黑贪墨了他的重炮。

事实证明,徐锐此举还真是有必要。

从肥城到安庆不到四百里,独立团的车队第二天中午之前就赶到了安庆。

驻防安庆的第26集团军要接收物资,被带队的何光明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然后双方就陷入对峙,直到第三天的凌晨,从武汉赶来接收重炮的车队才终于抵达了安庆,同时随车运来金陵兵工厂的一百多台设备以及一百多名技术工人。

交割完成,何光明随即带着设备及工人原路返回。

这个时候,国民军倒也没有为难独立团的人,一来是现在毕竟是国共合作,如果贸然解除独立团武装,难免招来共产党的抗议以及反击,一旦形成舆论讨伐就不好了,二来是独立团的这个营警惕性极高,让国民军不敢贸然动手。

当天正好是个雨天,车队一路有惊无险回到肥城。

徐锐亲自带着秋风、王沪生、冷铁锋以及几个营长在城外迎接。

对于独立团或者大梅山根据地来说,这一百多台设备可是意义非凡,有了这批设备,他们就能源源不断的生产出马克沁重机枪,如果再适当引入一些机床设备,生产毛瑟步枪、子弹什么的也是不在话下。

有了自己的兵工厂,独立团才是真正的说得起硬话了。

打开车门,何光明从第一辆卡车的副驾驶座上跳下来,向徐锐敬礼。

“老何,一路辛苦。”徐锐回过军礼,笑着说道,“没出什么幺蛾子吧?”

不是徐锐非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在是作为穿越者,徐锐太清楚蒋委员长对共产党的忌惮有多深,只要有机会,蒋委员长是绝对不会介意阴一下共产党的,所以徐锐担心这次交易也会出现幺蛾子。

何光明说道:“至少设备是没有问题的,我已经仔细检查过。”

“人员呢?”徐锐的目光转向从后几辆卡车上跳下来的“技术工人”,心里边便立刻浮起不好的预感,因为这些“技术工人”一个个目光呆滞,满脸的泥土气息,怎么看都不像是兵工厂的工人,不会是假的吧?

郑家康本身是搞兵工出身,听说独立团要接收一批机器设备,便也跟着过来看看,郑家康原本想看的是机器,可是机器还没见着,就先看到了技术工人,看到这批刚下车的“技术工人”,郑家康便立刻大摇其头。

徐锐正好看到郑家康摇头,立刻问道:“怎么,你觉得有问题?”